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http://m.39.net/news/a_6185455.html
hello,小伙伴儿们,大家好!近日来,笔者所写的文章关于“健身教练培训”发布之后很多私信消息,看到“星航道”健身这种让人“难于理解”的广告宣传和招生手段也挺让大家“惊奇”的吧。但是,在中国敢做这种宣传的机构肯定不止“星航道”一家,还是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时,大家可以积极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核查之后给出大众事实真相。
那么,有些小伙伴儿也向笔者提出了新的问题:“星航道”健身的宣传材料已然存在如此多让人不解的“矛盾”,那它所谓的“国家国际双认证”证书能够被认可吗?想做健身教练究竟需要获取哪些证书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就带大家再一次和大家探讨,并给出个人解析。
(注:解析为个人观点,依据本人在健身领域所具备知识及互联网可查询的国家法律法规所给出,相关个人、机构如发现错误和与事实不符合之处,可以联系笔者予以更正。)
健身行业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身教练证书?随着全民健身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健身行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健身房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和健身行业相关的产品也快速出现,其中就包括与健身教练相关的各类证书。有些健身爱好者说,花一千元左右就可以办理出健身教练证书,据了解,在健身市场中,健身教练手中所持的资格证书虽多,但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有据可查,或是相关运动项目协会颁发的证书;一类是国外的专业机构颁发的证书;还有一类是为迎合市场需求,国内各种培训机构或公司发的证书,属于培训证明。
网传的健身教练“国职”证书被取消有两个来源:一是出自某些健身教练培训机构之口,这些机构往往自身不具备考取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的条件,或者没有配备相应师资,更无法保证通过率,为学员提供的其它“证书”。这类是在招生竞争中的“不良”言论,自然不足为信,也毫无根据!!!第二就是在年(这个是正在进行时)健身教练“国职”认证的新改变,证书由“国家职业资格”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样,我们先来看看健身教练“国职”的身世历程:
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年,原国家体委和各级地方体委授予了首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同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并施行;
年,我国正式设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并列入同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这里简称“国职大典”了;
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经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正式成立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年11月,国内第一家鉴定站在广州成立;
年3月,国内首批鉴定项目——滑雪;
年11月,健身教练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序列,并于年3月开始开展培训和考核认证。至此,健身教练“国职”证书算是正式诞生了。
但是,“国职”诞生后争议也一直不断。尤其被爆出“七天拿证”,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直接“花钱买证”,也是让“国家职业资格”哗然。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确属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但是本身是分为两部分的: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两种。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证书在等级划分、报考条件、证书定义以及使用方式等多方面都有所区别。
水平评价类证书分为五个等级,而准入类证书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水平评价类: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一次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准入类: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只是各项证书之间有所区别。
证书定义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指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职业建立的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制度。
准入类职业资格是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职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准入类职业资格,是指按照相关要求,个人拿到证书,才能进入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此类工作必须要持证上岗,企业也不得招募无证人员。
报考条件
水平评价类:由各行业内部的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同样需要满足工作经历和学历要求。不过,要求不达标的,也可以参加技能培训。
准入类: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需要满足工作经历、学历等多项要求,并且经过资格审核。
那我们来看看健身教练“国职”证书,健身教练这个职业就有些尴尬了!如果把健身教练划分为国家职业资格,那么,这个职业就应该是“持证上岗”,必须具备职业准入类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国职”证书上面赫然印着“国徽”,“职业资格认证”几个大字也分外显眼,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儿。但是,咱们再看看健身教练“国职”证书的实际情况,首先“国职”就分初、中、高和国家级,这分明是水平评价类证书的特点儿,再看国职证书的考取标准:
我们看一下初级考取提交第二点儿: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并授课小时以上。这是什么意思?是否在考取国职证书前就可以上岗呢?不上岗怎么会有工作时间和授课课时?这显然不符合国家资格资格认证的“持证上岗”准入类证书要求!!!显而易见了,健身教练“国职”这个证书并非“准入”证书,健身教练不是一个要求“持证上岗”的职业!
国际证书,一般普遍认可的证书有6种,包括IFBB、IBFA、“ACE、NSCA、ACSM、NASM”(后四种就是所谓的“国际四大认证”),目前持有国际证书的健身教练相对比较少,真假不好辨别,很多都是培训机构自己吹捧,是否有必要考取需要自己擦亮眼睛,认真鉴别。
像是19年被顶上“热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哪里来的国际认证”,ACI可以说是“跌下神坛”!在央视报道视频中看到的培训合同中可以看到“职业资格”的字样,被报道后却辩称是老合同?随后,又推出了“能力认证”一说!声称:“职业能力测评证书并无强制效力,其公信力完全是由机构的专业性、市场及学员的共识构成。”值得指出的是:“老合同”就可以免责吗???这么说的话我去年杀了人,今年不杀了就没事儿了???还有,当时的招生人员(所谓的“老师”,还是叫“死推销”好一点)有和学员说明这是“能力认证”吗???
敢说人社部和体育总局的“培训机构”也不在少数了!!!在玩一些文字游戏,或者趁国家监管“空隙”,虚假宣传来哄骗学员,这难道不算诈骗吗???在健身教练培训领域也一样存在,比如,星航道健身学院,就打着所谓“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中心”,这个算是什么称号呢???问机构名称,客服人员都不敢说,一直却在强调“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学校”!!!国家体育总局真的有此推荐吗???事实我们不想也可知!!!
很多学校,对于小伙伴儿的“误导”还体现在很多细枝末节的“用词”,一些词汇,例如:专业、高级、全能、国家级、国际认证……等等字眼,是不是让大家看得热徐沸腾的呢?但是我们可以究其本质来看一看:
一个所谓“什么服务中心”颁发的培训认证就说成是国家级认证,也太可笑了,更可笑的是取得这样一个证书,课时费高于普通教练20%以上,真是可笑之极!健身教练的工资主要来源是会员私教课的课时费,课程由会员需求决定。健身房是根据健身教练上课的多少(实际私教费多少)按提成比例给教练发工资的,健身教练没给健身房挣出那么多钱,健身房老板拿什么给健身教练多发工资?做慈善?自己掏腰包?健身房老板来给这个证书买单呀???可能吗?另外,所谓的“岗位能力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并非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能力不是你说有就行的,能力要达到职业规定要求才能从事相关职业,就像是你说你会开车,国家允许的标准是驾考,要到达能通过考试的驾驶水平才行,而不是说你能开动、开走就行,也不是你认为有这个能力就行,这二者有本质区别!还说是劳动者上岗的依据???我说:健身教练不拿这个证书也能做健身教练,对吗??
这个更厉害了,专业级证书!什么叫专业?这就是它们口中的专业,某个文化公司的“公章”加上某个人的“印”,就是这样一张纸,就是专业级!这样一张纸,自己设计印发的,盖上个章,就变得“专业”了,受不鸟了,为了“哄骗”学员,它们还真是煞费苦心呀!
这个真的要飞起来了!!!牛逼呀,国际证书!这是歧视,赤裸裸地嘲笑一些学习健身教练的小伙伴儿学历低,又没有文化是吧???大家有上过大学的好吧,大学里好多学生社团和协会的,协会是什么意思?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组织团体,什么时候轮到它颁发职业证书了?还全球个国家认可,我想问一句:包括中国吗???如果“星航道”可以列举出这个国家,我删文章道歉!!!
最后:笔者劝大家进行理性选择,不要迷信所谓“权威”证书,在追求证书含金量的时候忽略了对培训机构师资、课程、教学框架体系的考察。毕竟,我们以后做健身教练不是拿着一张证书用嘴去推销,想长久的发展下去,拥有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扎实专业的实操技术才是王道。健身教练行业是个低门槛高要求的职业,证书仅仅是你入行的基本资质,证书也就是分满分你才60及格水平,没必要拿出来炫耀,在别人眼里可能真不算回事儿呢……
最重要一点儿:准入类职业只有一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考核、国家人社部颁发。非准入类职业才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证书,一说“高级”、“特级”、“国际”……这些词汇,这个职业就已经low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