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是当今最古老又最热门的健身方法,受到东西方广大人们的喜爱。为何一种健身方法能够流传如此长的时间,而且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原来瑜伽不仅仅是一项健身运动那么简单,它还是印度六大哲学派系之一,是一门人生哲学。
在印度,瑜伽是一种追求健康、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代名词。许多人起初来练习瑜伽的原因,仅是为了减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除了身体得到改善之后,她们的人生态度也变得从容和乐观了。为何瑜伽能有如此大的功效呢?原因就是瑜伽是一种心操,是一种注重内在修养的健身方法。它注重呼吸,讲究“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浓缩了瑜伽的人生哲理,给我们许多人生启示。
一.呼吸
呼吸是瑜珈的灵魂,盘腿而坐,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深呼吸,放松自己的每个部位,抛开所有的劳累、烦恼,让内心平静。
随着音乐,大脑中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像,会有溪水潺潺,鸟鸣声声的祥和。所有的烦恼、压力都渐渐消散,那些奔波、牢骚都渐渐远去,一呼一吸是与身体最好的沟通,呼出所有不如意,吸进清新与美好。
二.想像
想像是瑜珈的翅膀,会给每一个练习者的内心增添无尽的信心。想像在蓝天白云之下,在一片绿盈盈的草地上,不断地舒展身体。
想像自己有强大的力量,腿部力量可以让身体更挺直,腹部力量可以让肌体更柔韧。
想像会给大脑多了空间,会让大脑更好地思维,想像,让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三.接纳
接纳自己的僵硬?接纳自己所有的不完美?如何接纳?表面接纳,内心抗拒?真正的接纳是深呼吸,让呼吸到达身体最不适的地方。
内心的接纳会减轻每个体式的难度。就像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心烦气躁很难解决问题。冷静之后才会发现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冲动是魔鬼,冷静是天使,接纳是天使的魔棒,让肢体多了魔力。
四.包容
用心包容,慢慢坚持。包容可以让内心更强大,心有多大,舞台变可以多大。
我一直欣赏的张幼仪,她在被离婚之后着力提高自己,专心抚养儿子,善养徐志摩的双亲……那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呀。现在想来,是包容让她的内心越来越强大,甚至在徐遇到困境的时候伸手支助他。后来我明白了,曾经所有的痛都只是为了使她更强大。
五.链接
“让每一个动作与内心链接”,链接就是交流,每一个肢体动作都是为了和自己的内心交流,原来瑜珈的精髓是交流。
常常说“不忘初心”,就是提醒自己常常要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让自己的思维、行动与内心之间有一条通达的大道,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自己的目标。
还有,抑郁、焦虑、强迫症患者或许都是缺少与自己内心的交流,将自己深深地封闭起来,练习瑜珈是否可以增强其自愈功能呢?我想是可以的。
六.和谐
所有的酸痛都是为了更加和谐。
直观的的和谐是外在的肢体之间更加协调,内在的和谐是经络的舒张,血液的通畅,肌肉的紧致。而这些恰恰是人体各器官之间的统一,无须刻意,心意相同,这样的和谐是人人所盼望的。
气象和谐是风调雨顺,国家和谐是国泰民安,人体和谐是康健安乐。为了和谐,所有经历的沟沟坎坎便都是值得的。
“瑜珈教会人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它让身体和心灵受到节制,在无限制地延伸中给内心带来真正的快乐。”
如此看来,瑜珈也是一门哲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