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咸宁扔垃圾
可以换大米、卫生纸、香皂
护手霜、衣领净、洗洁精
还有报纸、玩具、汽车配件
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
速看!
“叔叔,这是我家的废纸盒,麻烦帮我积一下分?”14日,咸安区新华清苑小区内的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前,12岁的小婷拿着自家新冰箱拆下来的纸盒子询问。
“智能垃圾分类箱自动称重的设备精准到0.1kg,这个比直接卖给上门收废品的人还要划算。”排队等候“卖垃圾”的居民刘姐跟记者介绍到。
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可兑礼品
记者看到,垃圾分类服务亭只有15平左右,配有2个服务人员。外间是防晒避雨区,设有桌椅、茶水等;里面是积分兑换区域,可兑换的商品有香皂、卫生纸等日用品,还有玩具、报纸杂志、扳手起子等;墙上挂有积分标准和积分兑换标准。
居民使用得最多的是外间右边的智能垃圾回收机,只用将自家分类的垃圾放进回收桶内,电脑显示屏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重量。
小区内还设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垃圾回收箱,它们颜色不一,承担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旧电池等有害垃圾被放进红色的回收箱,纸张和塑料等可回收垃圾放进蓝色回收箱里。
不同的垃圾兑换积分的标准不一样。如一公斤废纸兑8个积分,一公斤塑料兑2个积分。积分足够后,可兑换礼品。3栋小区居民石女士用积分换了一个保温杯;1栋小区居民刘先生用个积分换了10捆垃圾袋……服务亭内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
“积分换生活用品,既环保又有收益。”“没花一分钱,就换取了有用的物品。”智能垃圾回收得到了众多居民的好评。
市环卫局副局长王国华介绍,今年年初开始,市环卫局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7月,清华清苑的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投入使用,这是我市首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区政府公务员小区、市政府公务员小区、电力公司小区、市公安局小区的垃圾分类服务亭12月底投入使用。
一站多用模式解决分类难题
据调查,我市平均每人每天约产生1千克左右的垃圾。当下城区内的生活垃圾还未进行有效分类,可回收和有毒有害等生活垃圾都投放在一个垃圾箱里,可预知的结果便是造成土地侵蚀、空气污染,加剧城市家园综合资源的破坏。业内人士称,无法实现有效分类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居民对分类知识接受度不高,参与动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我市环卫部门引进社会资本,通过“一站多用”的延伸服务,将垃圾分类中前末端繁杂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垃圾处理过程,全部交由智能化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进行处理。通过在小区内设立好嘞便民服务亭,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利用有机结合,促进我市垃圾减量及再生资源化利用工作跨越式发展。
“生活垃圾被细分为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四类。通过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进行分类收集后,再通过好嘞专业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送往好嘞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可回收垃圾最终送往再处理工厂进行安全生产,再投放于正规生产市场,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解决终端去向问题。”王国华介绍。
为了更好让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市环卫局定期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活动,在示范小区内外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出垃圾分类的知识,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宣传栏,向社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指导、再生资源回收、环保小常识等。
建规章制度促分类常态运行
可回收垃圾由运营公司利用其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自行处理;装修垃圾委托有资质的公司统一运输到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处理;厨余垃圾由专用垃圾收运车统一收运到垃圾焚烧厂处理,待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成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害垃圾通过专用回收箱由专业公司负责统一收运到贺胜固废厂处理;其它垃圾由环卫公司日产日清统一收运到垃圾焚烧厂处理……
下一步,我市将以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为起点,将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推广和复制,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
这一下就解决了
垃圾分类没渠道
没积极性两大难题
赞哦~
一起为咸宁的绿山青山动起来吧
本文来源于:咸宁日报
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下载和悦会app
免费领取M流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