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长腿又霸屏了
因为,今年的维密秀将在中国举办,
看着纽约街头参加面试的超模大长腿
和小编一样重启健身的心又蠢蠢欲动了
是不是!
如今健身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健身过程中很多人会选择
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力和水分
那么它真的能够代替水吗?
它和能量饮料是一回事吗?
哪些人群不宜摄入?
运动饮料≠能量饮料
不同于以快速补充能量为目的的能量饮料,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针对性的补充人体因剧烈运动所损失的钠、钾、镁等电解质、碳水化合物、水分等成分,来保持甚至提高运动能力,帮助消除运动后产生的疲劳感。
根据主要的功能成分,运动饮料大致可分为三种:电解质运动饮料、低聚糖运动饮料,以及氨基酸运动饮料,可不同程度的缓解运动疲劳及其他不适感。下面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饮料的主要成分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解质运动饮料
补充电解质,防脱水和酸痛
在正常状态下运动时,饮用电解质饮料可以避免运动性脱水,防止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还有利于维持体液平衡以及消除乳酸,以减缓局部肌肉的酸痛感。
以钠为例,当人们剧烈运动时,会通过大量出汗流失部分钠离子,即肾外失钠。当血清钠降低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昏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且钠离子与钾离子一起还对体内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因此,及时补充电解质尤为重要。
GB-《运动饮料》中关于钠、钾的理化指标
低聚糖运动饮料
低聚糖延长运动耐力
说起低聚糖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感觉有些陌生,其对于延长耐力运动中糖的供应却有很好的效果。糖在机体中有3种形式的存在:血糖、肌糖原、肝糖原,它们是运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在血糖消耗过量时,肝糖原进行分解以维持正常体能。
因此当进行剧烈运动时,肌糖原和血糖浓度快速下降,从而肝糖原消耗而导致运动能力的减弱,并易产生疲劳或者头晕的现象。适当的在运动前后补充低聚糖,可延缓这一过程,并适当增强运动耐力。
氨基酸运动饮料
谷氨酰胺提高运动能力
氨基酸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运动过程中提供的能量,并且与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谷氨酰胺可在体内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成,然而,在剧烈运动等状态下,谷氨酰胺的消耗增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才能满足机体需要。其对于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适当的饮用运动饮料可保持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较高的血糖水平。对运动后,血清钾、镁、钠离子的稳定,血乳酸的恢复,均有积极作用,可适当的提升有氧运动的能力,并且可一定程度上抗疲劳。
看来健身时带些运动饮料还是不错哒!
但小编还是要提醒你注意这些:
运动饮料不能替代水的摄入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饮用水的推荐量是每日1.5-1.7升。而运动饮料有别于水,其中存在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会增加额外的能量摄入。
运动饮料的适饮量由于运动饮料中所含的糖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因此,当饮用运动饮料时,要看清该运动饮料包装上营养标签中标明的能量值以及含糖量,饮用量要控制在人体每日总能量限值以及添加糖的能量限值以内。
关于人体每日的能量推荐值,成年女性为千卡,男性千卡,而糖的摄入量每日最好不要超过25克。
编辑整理:深圳食事药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目前,深圳市已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创建时间从年10月-年9月。创建工作将围绕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等开展。通过创建,将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