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教育警惕健身软件成为新泄密工具

时间:2020/1/12 19:20:48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根据路径模式,就有可能推断出此人的住址(图片来自观察者网)

然而,透露这些坐标的有时恰恰是一些情报人员,由于Polar智能手环可储存用户长距离运动下的坐标、时间等信息,他们使用该手环时,等于是在地图上主动标记了自己的日程作息和活动范围。

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图(图片来自观察者网)

就这样,情报人员本应变幻莫测的行踪在健身软件上一览无余,成了共享信息。而重要的是,这些敏感人群的个人信息一旦曝光,不仅威胁其个人安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无独有偶,此前,另一款用于记录健身者运动轨迹的软件——Strava也曾被曝出泄露军事秘密。

年,Strava用两年时间积累的用户数据,制作发布了一幅“全球运动热力地图”。结果有人通过这个“热力地图”的运动轨迹分析出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军事基地,包括未公布过的秘密基地。

慢跑轨迹勾勒出了阿富汗的一个军事基地(图片来自环球网)

随着互联网发展,保密工作的“环境”在悄然发生变化,情报获取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规范涉密人员智能产品的使用权限

对于涉密人员,要严格限制其在涉密地点使用相关智能产品。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若不合理使用智能产品,其个人信息就有可能被转化为电子数据“拱手交给”窃密者。

对智能产品采取审核准入机制

建议涉密人员使用经过审核的相关软硬件设备,相关单位适时研发适合涉密人员使用的智能产品,并考虑取消可能存在泄密隐患的功能(如:位置共享等社交功能),防止由“大数据”造成泄密风险。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涉密人员需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加强对信息泄露的检查监管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互联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泄露的检查监管,并制定处罚措施。一旦发现应用软件造成泄密,要追查根源,并依法处置。

对于软件开发商,要明确社会责任,严格落实相关服务的审查制度,确保不发生类似因健身软件应用而引发的泄密事件。

来源:保密观临清保密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sh/602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