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健身九个Gay?讲真,大多数人都是纯粹来健身的,重视自己的外表已经是一种审美潮流,这不分男女,也不分弯直。
文/陈理
夏日海边,椰林树影,水清沙幼。
温柔海风轻抚你的脸颊,清凉海水打湿你的肌肤。远方海天一色,阳光灿烂清透,近看——额,身材全是曼妙想象的plus版,美好画面一秒打破。
你扶着自己粗壮的腰肢,摸了摸魅惑的比基尼,心中默念:自己囤的脂肪,流着泪也要减完。于是你走上街头,发现健身房像便利店一样星罗棋布,要想瘦身塑形,简直太方便了。然而,你却在健身传单递到面前的时候犹豫了,你对健身房有诸多奇怪的偏见和想象,结果,比基尼和超短裙继续搁置柜底。
想健身却在健身房前面快速走过的人,大多都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如果这些偏见不破除,就只能眼见身边的姑娘越来越曼妙多姿、小伙越来越精壮紧实,而你继续拖着浮肿的身体暴露在夏天里。
《银河护卫队》主演克里斯·帕拉特健身前后。
偏见一:健身房里多是Gay
“一个健身房新人,纤瘦的男生,在浴室洗浴时不慎手滑,手中肥皂掉到地上,引来身边强壮男士们炽热的目光……”这个更衣室捡肥皂的梗已经被玩烂了,以至于潜移默化地演变成一种固有印象:十个健身九个Gay。
知乎、豆瓣、果壳和天涯上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一个最热门的答案是:因为Gay一般都比较重视自己的外表,包括身材。只是,在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这个逻辑显然是错的。
个人在健身房“浸淫”多年,看到的是,大多数人都是纯粹来健身的,外面的性别情况怎么样,这里便怎么样。重视自己的外表已经是一种审美潮流,这不分男女,也不分弯直。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拉德克利夫,健身前也是瘦弱青年一个。
偏见二:健身教练都好色
在电影《十二金鸭》中,杨过和小龙女再续前缘的方式,竟然是古天乐扮演好色的健身教练,李若彤则变成被揩油的学员——这种毁情怀的恶搞,真是“过而咕咕”了。健身教练与丰满少妇的梗,在东瀛爱情动作片里,的确是很多很多很多……(番号就不用我提供了吧)
但是,教练在健身教学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与学员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接触,正规的健身教练会有规范的授课礼仪,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学员。比如,在有身体接触的环节,一定会事先询问学员的意愿,并用毛巾遮盖接触部位,避免与学员直接的身体接触。
加之,健身房是公众场合,那些对健身教练趁机揩油有所顾虑的人大可放心。如果健身教练都这么猥琐,健身房还怎么盈利?
古天乐和李若彤在电影《12金鸭》中再合作,结果却是这样搞笑的场面。
偏见三:健身的人迷信拳头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电视对我们的思维定势影响太大,既潜移默化,又摧枯拉朽。还是在影视作品里,健身的人被塑造成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一言不和就抡拳头的形象,导致很多人对健身者敬而远之,生怕一不小心冒犯他们会被收拾得很惨。如果肌肉在女人身上尚存一点肉欲的想象,那么在男人身上就是一种暴力(起码是力量)的象征。
其实,健身的人大都脾气很好,他们乐于跟别人分享健身体验,也喜欢交流。而且,他们没你想象中那么能打,健身是通过负重训练增强肌肉耐力和心肺能力,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养眼的身材。
如果你迷恋一个身材诱人的健身爱好者,也千万别指望他能打。
施瓦辛格与健美明星维克多·马丁内兹。
偏见四:健身的人胸大无脑
“女人胸大无脑”是一种社会偏见,这同样普遍存在于健身者中。人们很容易有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身强力壮的人,脑袋一般比较迟钝。刘烨在电影《硬汉》中扮演角色老三,就是这样一个强壮的愣头青。
身体不比别人强壮,便在想象中以智商碾压对方;然而,你有可能连智商都比不上人家。普通健身爱好者讲究饮食、训练和睡眠,专业健身教练还需要学习运动学、营养学和人体解剖学等理论知识,这是获取健身教练资格证必须通过的理论考试,加上严格的体能和实操考试,难度并非自认为聪明者能够轻易克服。
告诉你一个事实,美国华尔街的金融精英大都拥有让人羡慕的身材——健身并不能说明脑筋一定粗线条,却能证明你必是自我管理毅力过人。
美国RBC组织的十项铁人赛,从22岁至62岁的华尔街精英,凡是体育爱好者悉数参加。图中跑步者是花旗银行的NicholasBarone。
偏见五:有钱人才去得起健身房
满大街推销健身项目的小哥,相信你也曾对他们的缠搅神功不胜其烦。大部分人不予理会,没有健身想法者暂且不提,即使想健身,也会因名目繁多的健身课程和价格不菲的收费项目而却步。
如今,各种档次的健身房琳琅满目,便宜者年费不过千,中档者两三千左右,高档者五六千以上不封顶,丰俭由人。按现在的普通收入水平,基本都承担得起,兼有余力。很多健身房卡不限次数、不限时间,随心所欲,且大多健身房都有免费项目,只要你有时间。
所以,有钱人才上得起健身房?懒人借口罢了。
如今上健身房已经不再是一种昂贵的消费。
偏见六:只要去健身房就能减肥
健身房是梦工厂,一进一出,就能神奇地变出好身材,至少也能把身上的肥肉减掉。如果你这么认为,不好意思,回家睡个午觉做个白日梦还比较快。
减肥看起来很简单,无非“少吃多做”;但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立竿见影几乎不可能。无论减脂还是增肌,想要有明显的变化和效果都需要以年为单位进行锻炼;否则,努力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健身都不过燃烧体内脂肪,只消稍微放开胃口,脂肪又立马归位。毕竟健身对人的身体改变是缓慢的,坚持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有村上春树每天跑十公里的坚持,那就没什么赘肉是你不能减掉的了。
村上春树是一名跑步达人,他甚至掀起了一波跑步热潮。
偏见七:现在亏太多,迟早总要还
相传一家保险公司通过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于是世人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运动员寿命普遍比较短。由此衍生出更多没有依据的胡扯和谣言,比如“一个人一辈子心跳有个定数,提早跳完就等于提早结束生命”。
事实上,你很少听到运动员早逝的消息;相反,今年有一项研究证实运动让人更加长寿。4月19日,法国国家体育运动学院专家安特罗·雅克曼调查了参加过奥运会的名法国运动员,调研结果是:由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较低,这些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多7年。
阿诺·施瓦辛格是健美运动界的传奇,现年68岁。
偏见八:健身狂人对水煮鸡胸肉近乎痴迷
健身狂人,吃任何东西都要“飞水走油”,因此他们对水煮鸡胸肉和水煮鸡蛋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健身狂热分子对饮食的过度克制,导致很多人不喜欢跟健身的人一起吃饭,觉得这是一件无法享受美食乐趣的事。
实情是,大部分健身爱好者都不会过分克制饮食。除了补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了保持营养的多样性,健身爱好者还会搭配许多食物。国外健身达人自己制作的餐食,或者网上售卖的健身餐,其实非常可口。也许你会因为健身餐而爱上健身,亦未可知哦。
营养搭配合理的餐饮,对健身至关重要。图为施瓦辛格。
(编辑:冯柒)
你穷,只因为你爱贪便宜点击图片即可阅读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本文首发于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