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生活,物资充足吗?
工作如常吗,能做些什么?
你最担心谁,家人可安好?
当一线工作者将恐惧化为安全,当人们眼中的迷茫转为坚定,我们开始接受改变,着眼此刻的努力和对未来的规划,也尝试发现新的理解、思考与感动。
关于疫情,我们采访了10位深圳年轻人。
我们看到镜头下微笑的你、不放弃的你、充满希望的你……疫情之下,我们认真生活,共赴美好明天。
1罗旭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护士)
“我已做好医院,疫情过后最想回贵州见父母我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我叫罗旭飞,今年28岁,我来深圳六年了,目前在湖北没有亲朋好友。
我大概是在年前1月20几号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我当时在上班,听到同事们在议论疫情。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没想到疫情会扩展这么快,当时的说法是不会人传人,是可控制的范围会比较小。
疫情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还是很大,正处在过年时期,运输物资有很大影响。出去买菜会遇到物价上涨,前几天还可能无菜可买。出去的时候要做全身防护;在工作方面已经调整了工作习惯,(医护人员)要做好全身防护,医院的人询问,毕竟在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是孕妇和小孩。所以对(防控)这方面我们会更加重视。
关于防护方面,在医院,医院的统一防护标准。如果是自己出门的话,会建议带薄膜手套,因为一些门把手或者交通工具很多人摸过,你不知道谁摸过。手机用密封袋装着。进门的地方放一瓶免水洗的手部清洁液搓一下消消毒,在外面穿的衣服要在消毒液里浸泡半小时再洗,然后赶紧洗澡,洗完澡后再接触家人。
这段时间除了上班就是在家里待着,安慰自己这段时间可以看看抖音,减减肥呀。下了很大决心减肥,行动上可能……(呵呵)这可能是无聊中的一种乐趣吧。但更多时间我会花在学习上。
医院前段时间发了一个通知,可自愿报名支医院(医院是深圳定点收治新冠肺医院)。虽然说是志愿,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是我们的义务。通知发下来之后,我们报名之后自发自愿地建立一个学习群,大家在家自己学习。我犹豫了一下,马上给我们护士长报名,我说我是单身,没有什么负担,我可以到前线去,但是我又怕我的专业知识达不到需求。护士长说,你有这个意识很好,我支持你报。但不是你报名就马上能去,还需要经过筛选。筛选完了如果你去了就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没有筛选到,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补一补自己在这一块的缺失。报名下来后,我每天在家更多的时间在补这方面的知识,巩固自己。
疫情过后,我最想见的人肯定是家人。因为今年过年没有回家,去年也没有回家。有这个疫情,虽然我在一线岗位,但对于父母的防护知识,我只能言语上的表达,而不能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这次疫情过后更想回家去看一下父母,再规划一下自己以后生活上工作上的事情。可能时间久了,对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可能会出现了懈怠,可以借这个疫情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审视自己以前的计划。
因为我家在贵州特别偏僻的农村,我们那里整个县城还没有一例确诊,疫情波及不大。家人他们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我每天都会和家人视频聊天,问他们,他们说不需要担心。我之前还说要邮寄口罩回去,但是确实太偏僻了,货还卡在路上没有送达。这段时间(和家人)聊的东西比以前一年的都还要多。就算不聊了,我们都会把视频打开,就算什么话都不说,我都会觉得特别高兴。
对我个人来说,我确实没有担心个人安危。作为医护人员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种事情,做好个人的防护的话,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我们都失去信心的话,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就更恐慌了。我在网上看到前方医护人员脸上因为戴口罩都勒伤了,看到海外华人都在用各种方式买口罩邮寄回来。再医院了还隐瞒病情,导致医护人员和病友承受感染的风险。这个时候就要反省:不说要为社会做贡献,而是要做好自己,不给社会造成负担,这是最主要的。
记者:现在单身吗,还是有男朋友了?
没有,没人要。现在还单身,长得太丑,没人要(笑)我们这边以女孩子为主。医院有很多兴趣小组,舞蹈队、篮球队、摄影协会什么的。我有参加舞蹈队,每周进行集训,我又是团支部书记,我们还会拍一些仪器的操作视频、心肺复苏的视频,给后面来实习的或者新来轮转的妹妹们学习,所有仪器的操作都会一个视频,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