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没必要过度解读"定向降准"
凤凰财经综合4月22日,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在《金融时报》撰稿称,一个似有似无的定向降准传言,让市场开始躁动起来。在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当天,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下落存款准备金率。虽然这句话被放在了相当长的前后文中,却被眼尖的媒体挑了出来,也成为了近期市场上最重要的财经。市场投机者认为,这是中国重新开启降准通道的前奏,与中国因素相干的澳币和铜价也出现了显著的上升。但笔者认为,市场过度解读了这项政策背后的意图。首先,所谓的定向降准针对的目标是县域农村金融机构,而且前后文也明确表示此项政策意在支持三农发展,这符合本届政府一直以来的政策取向。第二,李克强也明确表示,整体经济运行在区间之内,虽然存在困难,但其实不改变其对整体经济政策的取向。这事实上与前届政府对经济的判断存在一定的辨别,从过去两年来看,不会大规模刺激已成为政府与市场的共鸣,因此从定向降准这样的细枝末节中得出政策放松的结论,恍如也有些牵强。第三,对某些金融机构的定向降准已实行过多次,这已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最少低于大型金融机构4.5个百分点,从此前的经验来看,定向降准带来的效果也十分有限。固然,仍然有几个问题待解,首先,在第一季度GDP公布当天,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有这样的评论,是否是别有意图?这恍如还不好说,据笔者视察,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数安排在隔周的周三,而GDP也在周三公布,这是否是偶合,外界难以得出结论。第二,目前的货币政策已存在宽松的迹象,这从过去两三个月以来7天医治白癜风的特效药回购利率的下滑也就不言而喻,从这个角度来看,定向降准恍如更多预示目前的宽松会延续,但却难以得出会更松的结论。钱荒以后的半年,7天回购利率的均值到达了4.7,而春北京白癜风专家节以后却在3.6左右,而且市场的谨慎情绪则出现一定的减缓。在第一季度信贷数据公布后,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撰文表示,整体流动性显得较为宽裕,同时信贷投放力度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着落,固然,盛松成主要观测的数据仍然是货币供应总量的角度。从这一点来说,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到底以量为主还是以价为主,则仍然存在着争议。在利率市场化推动的进程中,价格的敏感度开始显著升高,同时,从发达市场的经验来看,利率水平也是各大央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但如果以价格作为观测目标,那么目前来看,除短时间市场利率出现了一定的着落之外,3个月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乃至余额宝的收益率,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这事实上回到了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届中国政府多次强调的,即如何为实体经济输血,并实际下落其融资本钱,以避免企业的过度套利和投机,促进其健康发展。虽然中国央行还没有公布第一季度的企业贷款的加权融资本钱,但从多个数据来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本钱并未实质性着落,目前仍然运行在7的加权本钱附近。但需要指出的是,融资本钱居高不下,不言而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政策却并不是一个结构性政策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对定向降准的解读和热情是否是有些过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