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喜提ldquo敲钟王rdqu

时间:2021/8/17 11:19:18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作者

谢璇编辑

房煜图片来源

摄图网

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40.36港元,收于41.7港元,上涨3.32%,盘中涨幅一度高达18.19%。按照收盘价计算,京东物流总市值达到了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为.58亿元。此次京东物流在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为.13亿港元。

自此,成为京东系一年之内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刘强东成为名副其实的港股敲钟王。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包括美国银行、高盛、海通国际等。

招股书显示,、、年这三年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达到了人民币亿、亿和亿,较年年增长了47.2%。年Q1,京东物流收入亿元,同比增长64.1%。作为明星项目的京东物流仅在年开放了唯一一轮融资,多家机构参与,融资总额高达25亿美元,创造了当时中国物流行业最大的单笔融资。但实际上,刘强东自建物流最初阶段的融资需求只有万美元,但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却说:“(这个生意)要不让我投3亿美元,要不我一分钱都不投。”在张磊看来,京东恰似当年的亚马逊,而贝索斯的遗憾正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UPS这类的物流巨头,因此他丧失了做供应链整合的机会;而在中国,京东不存在这样的对手,因此面临更好的历史机遇。对于此次募资的用途,招股书中表示,未来12-36个月内,将主要用于继续升级和扩展六大物流网络,保持竞争优势;用于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包括自动化科技、数据分析与算法以及其他底层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及用于扩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显然,供应链已经成为京东物流发展的核心命题——在京东物流长达页的招股书中,“一体化供应链”一词共计出现了次。图片来源:摄图网从物流部门到独立公司大企业纷纷插脚一体化供应链京东物流的招股书中,援引了灼识咨询报告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定义:与其他形式的物流服务相比,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具有端到端覆盖、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对行业洞察要求更高等明显特点,旨在赋能客户的业务经营,并满足其不断更新升级的需求。数据显示,按总收入计,京东物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年市场份额为2.7%。同时,一体化供应链收入是京东物流营收的主要构成,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75.8%。罗戈研究发布的《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研究报告》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结论,报告中,在对年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Top10合计规模约1,亿,市场集中度CR10=8.8%,?度分散,其中5家企业规模超过亿,分别为:京东物流、外运股份(专业物流)、??顺、准时达、安得智联。图片来源:中国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研究报告-罗戈研究从这份榜单中,可以看到,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几乎被大企业孵化出的物流公司所把持——拆分自京东的京东物流、由海尔物流业务发展起来的日日顺、富士康的准时达、美的的安得智联、苏宁物流……正如京东物流在招股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领域排行前十的企业,主要为大型企业的物流子公司(其最初是为了满足内部物流需求而设立,但后来逐渐开放以服务外部客户),及致力于服务外部客户的供应链服务供应商。那么,这些背靠大企业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物流公司,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呢?在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看来,企业的对外业务占比决定了其自力更生的能力。以京东物流为例,自对外开放以来,其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年的29.9%,持续提升至年的46.6%。以京东物流年亿的总营收计算,其外部客户收入达到了亿,仅此一项,就已超过了中通快递(.14亿元)、韵达快递(亿)等企业的年总营收。而已经提交上市申请的日日顺,关联方业务比例也在持续降低。出身于海尔的日日顺,其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为海尔集团和阿里巴巴,至年,二者合计关联方销售收入占比从58.9%降至50.3%。以年.36亿的营业收入计算,日日顺的外部客户收入总额达到69.76亿元。随着京东物流的上市,以及日日顺向创业板不断迈进,这或许可以证明,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这些曾经的大公司物流“部门”,不仅具有进入市场参与搏杀的能力,其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今天的京东物流,正在努力成为一家综合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何人人都要做供应链?图片来源:摄图网一切皆可线上销售,这是对物流业提出的巨大挑战。截至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整体网民数的79.1%,对应年我国网络零售占比已近25%,各行业线上渗透率整体提升,在线化的演变,正在更深层的推进。波涛滚滚的电子商务时代,是对电商和物流业的双重考验,这更是对供应链整合响应能力的巨大挑战。准确识别用户心理,快速满用户户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基于反馈数据进行产品与服务升级,这面临的是一场体系化的升级。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是物流企业必须要攻下的山头。那些本就拥有物流能力的综合企业,首先发起了进攻。一方面,基于内部能?的业务化和新模式探索的需要,使得大企业将既有业务打造为对外商业模式,成为了全新的盈利点;另一方面,这些以满足大企业物流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物流企业,从诞生之初就身负着供应链解决能力的使命,生来就是为供应链体系服务的。但是,在看似同质化的竞争格局下,各个企业走的却是不同的路。从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京东物流就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仓储网络建设,提高前置仓的密度,通过大力投入前置仓模式进行运营——传统的物流公司拼的是运力,而京东物流拼的是仓储。京东自营先行采购,然后依据运营经验及优化算法将货物送到区域配送中心,然后再分拨进入前端物流中心。随后,用户下单后,商品由最近的物流点出库,并由快递员将其配送到用户手中。这与普通电商模式中,每一单都要单独寄送的模式全然不同。通过“以储代运”的模式,建立起了“当日达”、“次日达”的物流体系护城河。可以说,仓储就是京东物流得以立足的根本,也是其未来业务扩张的基础逻辑。京东物流的招股书中称,截至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万平方米,几乎覆盖中国所有的地区、城镇及人口。与京东物流不同,日日顺则是为海尔提供家居场景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的。这要求服务商不仅拥有运输和库存能力,更需要具备全国范围的ToC服务交付能力,其对服务网点和人员规模均有着较高要求。基于综合的售后服务需求,日日顺构建出了一套成熟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服务覆盖家电、家居、健身器材、出行工具等多个领域;拥有超过个服务网点,可以保证家居大件物品的送装交付;并且由于服务品牌较多,从而能够形成跨品类、跨品牌的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在潘永刚看来,每个企业的商业运作逻辑均有不同,都是基于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业务拓展。从各个公司的背景和资源出发,每家企业都在进行不同的选择。看似是在同质化发展,实则各有优势。现在,京东物流已经在可以觥筹交错中庆祝IPO,但是对于市场来说,更关心的是,下一个会是谁?从企业物流到第三方物流并拥抱资本市场的资本盛宴,正在拉开帷幕。MORE丨更多精彩大众汽车:UX即将闪耀登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zysx/101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