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课教练,更是「健身」教练。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拥有表演经验、会沟通技巧,是团课教练的「必修课」,相反,肌动原理、运动筛查、生理解剖,可能对于团课教练来说是门「选修课」。
但是这门「选修课」其实很重要,也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基本门槛。
无论是单车课后的横纹肌溶解,还是高强度健身时的体能亏空,甚至说,总在和用户一起跑跳的团课教练们,也正面对关节损伤、过度运动后的「报废」风险。
团课教练需要「会健身」的门槛,教团课不仅在于「会表演」。
为什么要有门槛?因为教团课很难。首先难在教的是「一群人」,每个用户能跑多快、跳多远是不稳定因素,在Linkedin上,就有用户反驳F45的HIIT课程,对新手用户过于不友好。
而培训也没能让教团课变得容易,只涉及套路编排、音乐选取、临场交流的团体健身培训,难以达成一名健身教练的进阶要求,所以,一部分团课教练正在学习体能训练理论。
在教团课以外,团课课程也越来越来难了,因此降低损伤风险,是教练更需要学会的内容。
比如,缺失心率监控、基础筛查的HIIT,以及杠铃哑铃操的错误发力模式,除了加剧用户的运动损伤概率,也让一天3节课的团课教练,需要进行超负荷后的频繁「修理」。
总的来说,团课教练需要以「健身」教练来命名,无论是授课过程中实行营养、运动、恢复的基本原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