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偷个懒rdquo才能突

时间:2021/7/27 10:28:34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适合人群: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内容标签:减载积极恢复必要环节作者:JoshEnglands整编:查无此人、陆肆壹你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全神贯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完成严格的训练,仿佛虔诚的信徒。突然有一天,你陷入了顽固的瓶颈期。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无论你多么努力——训练竭尽全力,饮食、睡眠、补剂等方面做得天衣无缝,仍无法寸进。这令你慢慢感到绝望并怀疑人生——我到底该怎么做?如果我告诉你,学会定期在训练中“偷懒”就能突破瓶颈,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拢嘴?这就是减载周的神奇之处。什么是减载?怎么减载?何时减载?这篇文章为你深度剖析以上三个问题。什么是减载周减载周,顾名思义,就是在阶段性的大强度训练周期之间,穿插一周低强度、低频率、低容量的训练。减载周的意义在于充分恢复、充分放松,以便你能更好地投入之后的训练。减载的方式有哪些?减载的方式可以粗略划分出五种,你选的方式应该与你期望达到的目标相匹配。1.减少训练强度这种减载周要求你减少训练强度/重量(只使用1RM重量的40-60%),但是增加做组次数,以保证总训练容量不变。如果你不会计算的话,那么就用平时训练的一半重量,同时做组次数增加一倍即可。此减载方法适合某些增长力量的训练计划:平日你已经频繁使用大重量,那么减载时就应该显著降低重量。2.减少训练容量这种减载方式与上一种相反,它要求你保持训练重量,但是将组数减少到平常的一半,以达到减负目的。此方法适合竞技/职业选手在赛季时使用。相比于减少训练强度,减少训练容量更有助于维持力量水平与肌肉量。3.同时减少训练强度和容量如果你尝试过以上两种方法,依然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消除疲劳累积,那么既降重量又降组数也许更适合你。4.调整训练模式个人而言,这种减载方式是我最喜欢的。执行方式也并不复杂:你只需在一周内完全改变你的训练模式,例如将力量训练换成低强度的自重训练组合、功能性训练、游泳、甚至是远足。此方法更适合普通爱好者。5.彻底不运动如果你一旦开始运动,就掌握不了分寸,总是练到精疲力尽。那么在减载周你最好还是别训练了,充其量做些拉伸。在了解了五种不同的减载方式之后,让我们进一步探讨,为什么安排减载周反而能够帮助我们突破瓶颈。你为什么需要减载?相比于普通的休息日,减载周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给你的关节、韧带、肌腱以更多的恢复时间,从而避免你在频繁的高强度训练中受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容易给中枢神经带来过多的压力,而减载周将会让你紧绷的神经得以喘息。所以你如果是那种“不死不休”的玩命训练者,那么安排减载周将会让你远离过度训练的危险。任何训练计划在持续“渐进负荷”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阶段1:应激反应期应激反应是你身体对于外界压力(例如举起重物)的初步反应。在这个阶段,身体为了适应抗阻训练带来的外界压力,会提高神经募集效率、增加肌肉的血液流速以及氧气供应速度。但此时肌肉量并没有真正发生增长。阶段2:适应期在第二阶段,你的身体开始对外界反复出现的压力做出调整,强化自身机能以应对下一次压力的出现。这也是每一个训练者都期待的阶段,因为你的身体正在逐渐适应压力(也就是你进步了!)。取决于你的训练种类,这样的适应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增强、肌肉量增长了等等。到目前为止,压力没有带来太多的问题,直到阶段3。阶段3:抵抗期/疲劳期第三阶段,训练进度会因为持续的疲劳累积而出现停滞。强行坚持下去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疼痛、骨折、神经系统损伤、内分泌系统损伤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你完全可以通过及时安排减载周来瓦解整体压力,避免最终受伤。减载的频率?减载周的频率因人而异,你需要综合评估训练风格、训练水平、训练目标以及年龄等因素来规划减载周。提供几种常见的减载周频率大家参考:3周常规训练/1周减载:在三周的常规训练当中较为卖力,然后安排一周减载。适用于训练时喜欢榨干自己的狂热爱好者以及高龄训练者。每6-8周减载1周:这种方案的通用性比较强,几乎适用于所有训练者。每12-16周减载1周:此方案适用于某些低频率训练计划,比如一周只练2-3次,那么平日的休息日已经足够多。减载周不需要、也不应该太频繁。一年减载0-3周:有少部分人认为,只要将压力因素考虑周全,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并保证健康的饮食和优质睡眠,就几乎不需要减载。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即便最顶尖的运动员/教练也不能保证完全掌控训练进度和压力,他们都会安排合理的周期进行充分恢复(例如举重运动员在春季训练强度比较大,而其它季度相对较为放松)。减载周对于延长训练生涯和获得持续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新手(训练经验不足一年)的确不太需要减载周,因为他们的训练水平尚低,还不至于给身体造成难以恢复的压力。减载周之后的训练如何安排?减载周过后,你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最佳状态。此时你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的目标改变了吗?2.从过往经验来看,我目前所坚持的计划能够支撑我达到目标吗?3.我享受训练的过程吗?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继续减载前的训练计划、继续渐进负荷。如果你的回答不确定甚至是否定,那么或许需要一些调整。总结减载周对于你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帮助。一份成熟的训练计划应当安排有合理的减载——为的是让你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更大的挑战。

“瓶颈期”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精确衡量“破坏”与“恢复”?

你也许从未真正遇到瓶颈期,在持续误解。

“非正常”瓶颈期的雷区,那些错误原因造成瓶颈期?

不同水平训练者,身体适应训练的周期规律。

......

针对这些大话题,这里有一套迄今为止最系统的课程:

课时1:什么是瓶颈期,怎么判断你是真的遇到瓶颈期

课时2:增肌瓶颈期专题分析

课时3:强力武器“周期循环”——让你常年绕过瓶颈期

课时4:规范的力量增长计划,学会最严谨地执行增力训练

课时5:减脂瓶颈期专题分析

课时6:增肌突破瓶颈期的饮食技巧

课时7:减脂突破瓶颈期的饮食技巧

课时8:与技术无关的其它瓶颈期原因

扫码进入!

推荐阅读:1.休息日=%肌肉增长日:光睡懒觉是不行的!2.满手是茧=危险信号!真懂健身的早处理好了3.“纹丝不动”增肌法?科学居然证实了效果!不用白不用索索队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zysx/991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