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1个月,月入5千,负债10万比纵欲更

时间:2020/8/19 13:22:44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4706292.html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天

01前段时间,有个95后的普通姑娘上了热搜。姑娘叫Venny,刚毕业一个月,月薪5千,已经在6个借贷平台借了近10万元。美团元;花呗元;信用卡元;有钱花元。合计:元。在场的其他嘉宾都很震惊,不明白她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怎么就欠下这么多钱。她究竟把钱都花哪儿去了呢?买一个看书的Kindle花了元;美甲店元;学韩语,一次,一次,共元;学美术油画,元;拍艺术照,一次3,一次,共25元;学英语元;......看似凌乱的账单,其实有一定规律。我认为姑娘的账单,可以简单分为两类。第一种:纵欲的消费。美甲店和拍艺术照的花费,就是此类。陆陆续续花了元美甲,这可以称之为一种爱好。但花2万多拍艺术照,在年轻群体中应该不是常态。Venny说,因为这是成年以后,自己第一次去,太过喜欢,就放纵了自己。第二张:“学习”的消费。Kindle、学韩语、学英语、学油画,这4项的钱加起来就是34元。那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之后,Venny学到了多少?节目中,Venny重点描述了自己学英语的动机和过程。快毕业时,家人推荐了一份英语相关工作,但她感觉自己的口语不怎么好,于是找了个英语机构学习。可报完班之后,学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这个英语班就“暂时”被闲置了。换句话说,这笔钱打了水漂。看到月薪5千的Venny,一边说着“花超过我能力的钱,会把我往上拽”,一边随随便便放弃价值4个月工资的英语学习。我突然发现:伪勤奋,比纵欲更可怕。02什么是伪勤奋?简单来说,就是看似忙碌、上进,实则没有成果的行为。深陷伪勤奋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想读书,买了很多书,看了好几本,却连介绍一本书都做不到;报班学习,笔记做的很认真,时常熬到深夜,可成绩却不理想;想要健身,办了健身卡,每天朋友圈拍照打卡,身材却完全没有变好;......伪勤奋人的一大特征就是,总是很忙碌,身边的人也都认为他很努力,可就是没有成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做表面功夫,骗人骗己。比如前文的Venny,她报了韩语、英语、绘画课程,假设你是她的朋友圈看客,你是不是会觉得她很上进?更为关键的是,她也认为自己很上进。要不,她怎么会相信花超过能力范围的钱,就能把自己往上拽呢?之所以说,伪勤奋比放纵欲望更可怕,是因为当一个人因为纵欲消费后,难免会有后悔的情绪,下次再出现相同情况的概率会下降。可如果是为“伪勤奋”买单呢?你不仅不会后悔,可能还会自我感动,“你看,我花了这么多钱提升自己”。最后,无止境地为伪勤奋买单。作者懒懒说:沉迷于形式上的勤奋,会让我们容易自我满足。当勤劳的偷懒从小养成一种习惯,它就会扎根在我们的身体里,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思维,直至老去。可以说,伪勤奋带来的最可怕后果,就是它会把你拖入一个“累却没成果”的怪圈,恶性循环。03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道德许可,是自律的误区之一。当我们做了自己认为好的事,就会感觉良好,而这就为自己后续的胡作非为开了绿灯。很多人会沉迷伪勤奋不可自拔,就是和道德许可有关。比如,你准备学习,第一天,你奋战了24小时。第二天,当你不想学习时,道德许可会帮你回忆你昨天刻苦的瞬间,安慰你:昨天我那么勤奋,那么今天少学点也没什么。还有很多人习惯在学习前,先收藏一堆资料,告诉自己这都是有用的。这些收集资料的行为,会给人一种“我付出了努力”的错觉。由此,也会跌落道德许可的陷阱,再难爬出。作家李尚龙分享过一个学生的故事。一个女学生考了4次英语四级都没过,她不明白为什么。李尚龙问她:“你做了真题吗?单词背了吗?”学生拿出已经翻破的真题,说:“你讲的所有题目我连答案都记得,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过不了?”李尚龙看着她满满的笔记,也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女生是学生会主席,参加活动特别积极,朋友也很多。她告诉很多人自己报了培训班,却几乎没去上课;她找了很多人探讨怎么学英语,但从来没真正记住什么;做过的真题,只是草草对了一遍答案,就抛之脑后。她付出了很多“努力”,唯独没时间做的事,就是真正静下心来学习。这就是掉入了道德许可的陷阱,它会让人误把过程当结果,陷入自我感动。最后,预期的目标没实现后,又以各种理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一边抱怨“我这么努力,怎么就是没用?”,一边默默给自己道德许可。说到底,他们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他们的勤奋,也只是虚假的“伪勤奋”。04今天想和大家分享2条建议,带你走出“伪勤奋”的怪圈。1、重视反馈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反馈效应》中提到一个实验: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3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试,测试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试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继续进行八周。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明显的进步;第一组的成绩则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这个实验说明,有无反馈、什么样的反馈方式,对于学习有不同影响。通常来说,有反馈要比无反馈好,及时反馈比延时反馈好。重视反馈效应,遵循成果导向,才能让你有更清醒的自我认知,避免走入伪勤奋的误区。2、培养微习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勤奋,而是阻碍太多,坚持太难。比如,很多人在健身前,会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办卡、买健身装备、收藏经验.....可一旦把这些事放在了开始之前去做,你就容易沉迷道德许可带来的假象中。所以,要想真正走出伪勤奋,关键还得培养微习惯。微习惯,指的是,一种数量或质量上显著降低标准、近乎微不足道的习惯。比如说,想减肥,先从1个俯卧撑开始;想阅读,先从看一页书开始;想学英语,先记一个单词.....总之,把想做的事情最简化,去掉所有形式主义,先开始再说。不需要鸡血、意志力的微习惯,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行动,形成惯性。有人说,真正的勤奋,不是被迫机械式的重复劳动,也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摧残健康,更不是因为拖延症导致的最后一刻效率爆发。它来自于一个人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即刻回报的事情,依然能保持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深以为然。真正的勤奋,不是感动自己的瞎用力,而是能切切实实地做到自我提升。和你共勉。更多言偃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cs/65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