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都有人来上访,哭天喊地说自己一辈子的血汗钱被骗了,这些大事情我们都来不及处理,你一个小健身房也要来凑凑热闹是吗?帮我传个话,他们这健身房开也得开,不开也得开!
配图
《合伙人》剧照
前一阵,我的朋友圈被“上海国际健身展览会”刷了屏,我工作往来的几个群里,有不少“键盘创业者”们纷纷表示:健身行业是逆经济周期行业,如果能有机会,愿意一试。也有不少的资方代表回应说:可以提供创业的资金支持。
公司里,正好有同事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于是,我就把之前经历的一个“健身创业”的故事,分享给了他们。
那时,我还在银行工作,所在的分行想对外拓展业务,派我去邻近的一些县市区看一下,有没有什么业务空间。
正常情况下,银行是不允许跨省经营的,但在上海是个例外,由于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使得苏南、浙北和上海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企业的跨省经营和人员跨省工作的情况都十分普遍,所以上面给我们行划定的经营地域范围也是较为宽松的。
本地的业务体量已经饱和之后,我们便想将触角伸向更大的范围。听闻上海附近的一个二线城市举办了一个当地的“金融峰会”,我们就在兄弟行的几个相熟老师傅引见下,一起去混个脸熟。
在这个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容老板。他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规模中等的融资租赁公司,公司的产品平均4个月换一次面孔,从汽车到设备,再到医疗器械、农具,几乎都做过,但又都好像一阵风刮过——刮完后也没留下什么。
容老板和兄弟行的客户经理是老相识,但不是因为业务的关系,而是因为容老板曾经好几次让别人拿空壳公司去他们行贷款,都被风控和客户经理识破了。进了黑名单的容老板一直不知道,他每次殷勤地把材料交给笑脸相迎的客户经理后,对方可能会在随后一转身,就把他的材料扔进了垃圾桶。
兄弟行的同事并没主动问候容老板,但容老板还是迎了上来:“哎呀,你们行里每次都是说‘额度用完了’,那我现在先把材料给你们,你们审好,等有额度了通知我支用啊。”
兄弟行的同事还是微笑着答应了,容老板主动要和我换名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