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十九讲讲于04年月7日
小青龙汤中的麻黄、桂枝、炙甘草是解表上的外寒的,张仲景用细辛、干姜、五味子这三味药治寒饮,很多治水饮的方子都用着三味药。射干麻黄汤里面是生姜,细辛能辛温发散,走太阳和少阴。能把深层的水饮打开,是一味阳气特别足的辛辣药。辛散药干姜可以暖脾胃,能把水饮温化,这两味药是打开的功能。酸味的五味子可以往下收降、降敛,符合肺气往下收降的功能,以及开合的自然生理。辛味的半夏可以右降阳明胃气,去胃中水饮。小青龙汤治疗的是小孩子常喝冷饮又受风寒,以及老年人脾胃阳气衰弱,容易产生水饮。又受外寒而咳喘,老年性的慢性气管炎,痰易咳出来但较稀、薄、凉的,不是黄、脓痰。吐出的痰跟水一样,或者大口大口的吐痰,这都是水气不化的状况。同时脉浮紧,身上冷,符合外寒内饮就可以用小青龙汤。里面只有白芍和五味子两味阴药,其余都是阳性特别大的纯阳药,就是为了把阴寒打开。加白芍既不影响解表,又不会太燥因为它会动血脉。阴虚血热的人老用就会干燥、鼻子出血,升提的力量比较足,吃三五副把水饮化开后就要改方了。
《金匮要略》里面也有小青龙汤,治疗咳逆依息不得卧,老年气管炎或者肺气肿咳喘起来就不能躺下了。就得整夜靠着被子坐着喘,肺中痰饮太多了,一躺下就会压迫肺。出不了气就会喘得厉害,时间长了肾上就不好,金就不生水了。长期用小青龙汤会把肾气提上去,会引动冲气,有耗阴动阳的副作用。不可久副,否则就会喘得更厉害,人就太弱了。五味子可以收敛冲气,服药后症状变化就不用麻黄、桂枝等解表药了,去寒饮可以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仁汤。《金匮要略》上说,“青龙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而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可与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等汤主之,治其气冲方”。嘴里比较干燥,把这副药吃下去后,出现了寸脉较迟、尺脉较微。往上提动肾阳了,手脚就凉了,好像前面有火把脸都烤红了,冲气上逆好像醉了一样,小便也不利、头晕了。
张仲景治疗冲逆的方子是茯苓桂枝五味子,就是苓桂味甘汤。下焦肾气上冲一般会携带寒水,甘味的茯苓能泻肾里面多余的水,桂枝能降冲逆之气、强心阳。奔豚汤里面的桂枝加桂汤,就是加大了桂枝的用量,上焦心阳气足了,肾水就反逆不上来,克不到心火了。桂枝甘草汤增加心火的力量,酸味药五味子和甘味药炙甘草有降逆化饮的作用,还能酸甘降逆、收敛冲气。还有个苓桂术甘汤也是治疗水饮的,起则头眩,坐着或躺着一站起来就头眩晕。用茯苓、白术去水饮、泻肾水,桂枝、甘草强心阳,因为肾水克到心火了。冲脉是跟着胃经和肾经上来的,一直上到头顶,能引起很多病。比如脑血管病、高血压,再厉害就是脑出血、脑中风。
后世的张锡纯对冲逆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发明了镇肝熄风汤,主要用的是代赭石。石头可以重镇降逆,红色的能入血分,不伤胃气反而降胃气。旋覆代赭汤可以治疗胃气上逆、呃逆不除,往往先胃气、肝胆火上逆才冲气上逆。降胃气是把土厚起来,加甘草使土厚了水才能蛰藏。代赭石是金属药,金能克木,就能降下肝胆之火。白芍也可以酸敛,龙骨和牡蛎也能降上逆、浮越的阳气,它们在地下海底蛰藏了一万年了,纯阴的收敛的力量特别大。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治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坎位不足就取中爻。通过桂枝汤加上这两味药来补坎中之阳,治疗生殖性的病。张锡纯还发现《石室秘录》里面记载,傅青主的学生陈士铎善用芡实和山药敛冲气,这两味药非常平补、温和,调肾效果较好。马凤玲的肾不好,我就给她用了这个药,又能补水之上源的肺气。仲景用药都是治大病的猛烈的,痰饮太多太平和的药就治不了了,等调养的时候再用平和的药。后世用药都是又能当食物又能入药的,病轻药重就会伤到人的正气,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我在临床上碰到有表证大便又不下的人,就加点枳实,枳实有往下降气的作用。只要表解开,气机往下一降,大便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如果里面堵得太厉害了,我治疗了一个受风寒咳喘的病人,这个女病人平常就大便干燥。阳明经的火特别大,每次大便都拉血,就把肛门撑破了。她觉得就是这样也不治疗,受风寒输液、打针后咳喘更厉害了,但是摸不到外寒的脉。其实她身体比较弱的少阴体质,但是阳明经热下不去外寒进入就直接化热了,肝脉和胃脉都比较洪大、浮。我用大柴胡和大承气汤直接去给她泻,吃了三副药她就不喘了,就出现了怕冷等外寒的症状。然后我就给她用了太少两感的方子,又给她提少阴、又给她解表,这是个特殊情况,她没有外感的脉就按阳明少阳合病治了。
表是皮毛上那一点儿皮毛这里就叫外了,又有外证又有风寒。在皮毛的表上是麻黄剂,在肌肉的表上是桂枝剂。如果表已经透开了,汗毛孔已经打开了,表邪已经到肌肉这一层了。这时就要用桂枝剂不伤人体正气了,或者是桂枝麻黄各半、葛根汤。葛根汤照顾得比较多,又不偏阴又不偏阳,又没什么副作用。蔡长福老师一生把葛根汤运用得炉火纯青了,用葛根汤的频率非常高,真正的麻黄汤证的病人不太多。能抗就扛过了,抗不过有可能一两天就转化了,麻黄汤证的人要不就打两针了,要不就喝两碗姜汤水了,特别难受他就不会不治。葛根汤证往里走又不太烧,额头疼、多年慢性鼻炎、脸上起痘痘了、长斑了、嗓子疼、颈椎病、后背紧,不用葛根汤多少年都好不了。
第四十一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十一”。“小青龙汤主之”这一句应该在“服汤已”的前面,张仲景喜欢把什么什么汤主之写到最后。太阳和阳明合证的麻黄汤证和葛根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都会喘,麻杏石甘汤、小青龙堂证也有喘,所以喘证得认真分辨。水饮不化津液不能覆布就会渴,胃里面水饮厉害的话可能不渴,喝水不解渴的人可能是有热、也可能是有水饮。白虎加参汤证也是老喝水,要看他是水多的渴还是水少的渴。水不化气、身上膀胱谁液多的五苓散证也是渴的,不能把水气蒸腾化成津液,下面没有阳气了,下面水多上面嘴干,喝水就放到膀胱了蒸不上去。舌苔又白又厚不渴的病人,又加上咳喘就是小青龙汤。干咳无痰、身上化热就要考虑他里面有火了,是麻杏石甘汤还是大承气汤啊。大承气汤证大便不下,大肠热会直接冲到肺上,是气往上撞的那种咳嗽,声音比较洪大。小青龙汤的咳嗽是里面有痰湿,是那种呼噜呼噜地湿性的咳嗽,麻杏石甘汤证的咳嗽是干燥性质的咳嗽,里面没有津液了很干脆。
因为有外寒所以他发热,因为有内饮所以他不渴,喝完小青龙汤从不渴廦按成渴了就是好事了。把里面水饮化了知道喝水了,阳气上来了,是人体质从阴变成阳了。这时候外旱区了,水饮也要解了,要嘱咐病人不要大口喝水。本身胃气刚恢复,运化水饮的功能就差,大口喝下去又走不了了。喝热水还得小口喝,病才能好彻底,一大杯凉水下去病马上就又犯了。恢复时期是非常关键的,很可能就在回复的时候功亏于溃,就有败治了。我治疗的那个红斑狼疮的小孩子,效果挺好但是他爸爸让他吃了两个大橙子,结果连医院重症监护室了,又上了透析了。孩子差点没了,两个橙子就是一个诱因,他身体弱病厉害。我一再嘱咐不要受风寒、饮食注意,但是家长不注意。然后就咳喘躺不下了,肺里有了痰饮和水肿了,咳嗽得出不了气了。张仲景的年代都是大病,所以他对后期调养非常重视。很多治疗癌症也是每一步都挺好了,又发烧是走到表上的好事了,再用解表药就好了。家人觉得是感冒就打一针吧,病马上就回去厉害了,吃两包尼美苏迪马上就水肿了,厉害了人就完了。病往好处治疗挺不容易,往坏处走特别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就是治了病治不了命,可能就是该着,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