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众所周知,户外运动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在我们进行户外运动后,也要重视身体发出的一些“求救”信号。
◆头痛
很多人运动后会感觉头痛,这是什么原因呢?运动时,交感神经较为兴奋,如果保暖不当或运动不规律,就有可能导致头痛的发生。大部分人发生头痛后,只要注意休息,症状就能够得到改善。但预防胜于治疗,在运动前或运动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暖工作,并注意有规律地进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腹痛
很多人运动后会出现腹痛的症状,尤以跑步者更为多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腹痛的呢?一般来说,运动时呼吸不顺畅、饭后立即运动、身体缺水等都有可能导致短暂的腹痛。预防腹痛的发生,运动前适度进行热身很重要。此外,在进餐后两小时再运动,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可降低腹痛发生的几率。
◆肌肉酸痛
一般来说,运动后肌肉酸痛属于正常现象,隔天就会好转。但有些运动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常常认为“痛才有收获”,经常过度运动,造成肌肉损伤。此时进行冷敷、按摩等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考虑隔天再进行同样的运动。另外,降低运动强度,也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
◆放屁
有些人运动后会有短暂的胀气现象,一般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放几个屁把气排出去就好了。如果每次运动后都胀气怎么办?可以尽量多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气体堆积。
◆小腿抽筋
运动时或运动后小腿抽筋最常见的原因是热身不够。另外,体内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腿抽筋;血液循环比较差的人也有此风险。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人,运动前要注意热身,运动的过程中或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并轻轻按摩容易抽筋的部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