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于孩子安全事故的话题,总是沉重万分。大人的疏忽大意、孩子的年幼无知,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尤其近几年儿童走失、遭遇性侵……频频发生。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刻不容缓!
1
告诫孩子健身器材不是玩具
别让孩子单独玩耍!
年2月湖北某社区内,8岁女童小茹和几个同龄小伙伴趁大人做饭间隙,玩起了社区草坪的健身器材。
结果小茹被卡在健身器材的钢管支架之间,整个人斜挂在中间的立柱上,一动不动。等大人们赶到时,她已奄奄一息,鼻孔冒着红色血泡。
尽管医院抢救,但小茹还是因伤势过重过世了。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显示小茹因心胸部挤压伤,呼吸循环衰竭。
?“致命”的太极推揉器
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健身器材而导致孩子发生意外的事件发生。
年4月24日
南京一名5岁男孩,把头伸进小区里的“扭腰器”里,结果把头给卡住了!
年5月
广州11岁的男孩小杰在小区健身器材处玩耍时,被健身漫步机夹断了手指。
年6月28日
上午江西宜春靖安县城区清华美郡小区一个小男孩玩秋千被卡,头被挤裂身亡。
......
明明是常见的健身设备,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意外呢?
那是因为这些设备都是给成年人准备的。我们能在器材的使用说明上看到“适用人群”:身高低于1.4米和1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时,应该有专人陪同看护。不过,很多家长并没有重视过。
其中:上肢牵引器、多功能训练器、太空漫步器、跑步器、搁腿杠、扭腰器、下肢康复器、健骑器、平衡桥、健身路等均标明“除儿童外各年龄人群适用”。
家长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保护着他。作为家长,请务必告诫孩子健身器材不是玩具,告诉ta潜在的危险,带孩子学习防范、自救措施。
2安全教育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一次次的实践!
年11月,一则家中失火,两个孩子成功脱险的新闻在网上疯转。据报道,被困的姐姐14岁,弟弟7岁,着火的房子在8层。
那天早上,家中的大人在煤气灶上煲东西后外出办事,将姐弟俩留在家中。火灾发生后,留守在家的姐弟俩被困,无法从大门逃出。
这时两人想起所学消防知识,将并不牢固的防盗窗掰开后,小心爬出窗户,并背向烟火方向,躲在邻居家窗户下面的雨棚上避险,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采取自救措施。最后在消防官兵的救援下成功脱险。
看完这条新闻很多人感叹,一定要从小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不敢想象,如果姐弟俩之前没有学习过火灾逃生知识,就不会想到要背向烟火方向、用毛巾捂住口鼻……
能够在火灾中成功脱险,真的是需要掌握一些逃生知识。
告诉孩子不要玩可能引起火灾的东西!
比如玩打火机、插座、带电家用电器都可能会引起火灾。家里的打火机要收好,如果孩子点着了可燃物就糟糕了。
教孩子认识标志,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方向。
同时告诉孩子,如果发生火灾,千万不能坐电梯下楼,而是要走安全出口的楼梯下楼逃生。
教孩子牢记火警电话“”,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
一般3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具备记住电话号码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记住火警电话,并教他怎么拨打。
教孩子求救/自救方法。
学会用呼叫、敲窗户、扔求救纸条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自己的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呼叫。
安全教育、逃生知识说起来容易,但如果不多次演练,不牢记于心,关键时候还真难回忆起并用上。所以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带孩子参与演练,教他遇到危险如何巧妙逃生。
3不该“谈性色变”
“性教育”永远都不嫌早!
关于“性教育”,很多时候家长遮遮掩掩不敢对孩子开口,这就导致了孩子对性知识的缺失。当遭遇侵害时,孩子不能判断这种行为是在玩还是在性侵,不知道要拒绝这种行为。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披露了关于中国儿童性侵的一些情况:
~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共起,受害儿童超过人,这一数据尚不包括表述为"多名儿童"等概数的情况。
而这,仅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数据。大部分的儿童性侵案,都因为种种的主客观因素而未能公开。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案比例是1:7,换言之,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
?《素媛》剧照
教孩子身体的边界
告诉孩子,他们的隐私部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别人也不能碰他们的隐私部位。
教会孩子说“不”
不要给陌生人带路、不要跟着陌生人走、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别人的请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我们要告诉孩子,这种情况要义正言辞地说“不”。
确保孩子知道如何拨打
确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电话号码和地址。在电话上设置报警快捷键,教孩子在紧急情况下拨打的正确方式。
不为坏人保密
在受到侵害之后,孩子可能被威胁“不许告诉爸爸妈妈,否则……”所以请家长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不管遇到任何事,你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
我们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的身边遮风挡雨。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临风雨。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怎么保护好自己。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多早都不嫌早。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阅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