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APP的下一轮姿势

时间:2020/7/3 15:53:40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32465.html

《健身APP的下一轮姿势》

年11月写了一篇文章《健身APP的窘境》,指出了现存几类APP的深层问题。没想到有多位健身APP资深人士约见了我,让我对于健身类APP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说好的36Kr转载呢?估计是影响付费软文。

之前一篇文章总感觉没写透彻,光指出了窘境,没给出路,于是便有了写出一篇预测未来的想法。这篇文章根据现存6类健身APP的现状,尽可能给出合理的转型方向,这篇文章是对年这一整年的预测,等到年看我说中了没有。至于更远的未来,我猜不到。

六类健身APP分别是:O2O场馆、O2O教练、社交、电商线上教学、工具。大家是从六条路往山上爬,谁先到山顶,谁就可以从山上往下推石头,把其他路封死。

原文草稿1万多字,采用脑图的方式便于理解,如有独到见解欢迎联系我(文末联系方式)

健身APP们

死亡名单见

以下正文

请问你靠什么挣钱?!就这一个问题就让所有APP都哑火了。

↑大哥!别折腾投资人了。

在开始分析之前,先来回答3个问题:未来,互联网,APP

①坚信未来会发生什么——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消费升级),健身房销售会消失,基础教练被取代。

②对互联网的理解——一种新科技,新工具,传统行业的迁移,规模效应。

③对APP的理解——应用程序,能否存活,与硬件的关系。

即使是运动APP,也要符合互联网的发展规律。

抽象出来6条趋势(规律)供参考

1、无限趋近于美国:现代健美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作为舶来品必然会无限趋近美国成型模式(计算重量用磅,能量用卡路里)。

2、消费升级(美金GDP):健身人群及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渐增多。这是两点是健身被称为风口的根本原因。

3、教学视频化:简单重复型教育会被网络视频等取代。线上教育可以解决0分到90分的问题。

4、成本结构优化:线下业务向线上搬运,销售渠道扁平化,这是各行各业和和互联网结合必经之路。

5、规模效益:互联网有极强的规模效应,“一本万利”的产品极具优势。

6、与手机的关系:应用程序实用;能够调取手机多项功能(GPS、振动传感器、摄像头)。

↑科技发展趋势

下面开始在分析这些规律在6类APP中如何体现

一《O2O场馆》

↑ToVC模式必死,不了解市场就砸钱推广。

O2O的本质在于提高效率。现状是场馆供小于求,无论通过任何办法都无法降低成本。搭建平台的前提在于商品数量够多。

困境在于补贴来的都是垃圾用户,用户终身价太低。

转型方向:多思考自己能够替代谁,用户/商家管理系统。

增量市场:替代现有的劳动力,会籍销售。利用网络预售。

存量市场:管理现有已消费用户,收集高价值用户信息,未来提供增值服务(预售/众筹健身房)

↑双向补贴后的心情

二《O2O教练》

教练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只有极少数科班(体育大学)出身,从业者大多为转业、速成、爱好者。

困境在于如果发生固定重复交易,平台只能在初次撮合时盈利,之后必然出现跳单。

高水平教练属于稀缺资源,还轮不到提高效率扩大盈利的时刻,很类似的行业就是家教平台。

其他问题还有,健身教练归属于健身房这个体系,对于基础设施要求极高。和团体课最像的就是电影院,放映成本固定,收益极限是满座。

↑发起活动无人响应

转型方向:利用网提升络教练个人价值。提供学员管理系统。

↑人力成本是规模效应的最大障碍

一个团课教练最毒同时服务30人,课时成本元,客单价10元,这钱真受不上来。

之前(文末链接)详细说明过O2O教练的问题,别老想着学Uber,你问问Uber想不想用无人驾驶取代人工?能用机器解决的问题,不要用人。

解放手艺人?!手艺人用你解放?真手艺人没人栓得住。羊群在围栏里要自由,围栏拆了和狼群在草原上玩耍,只能是伪手艺人惨死一片。

↑解放=自由竞争=弱肉强食

每次看见那些速成教练就在想“就这水平还当教练呢,买卖也太好干了。”

三《社交》

出发点就有问题,不能因为土著不穿鞋就一定有市场,长颈鹿也不穿鞋。所有搭建运动社交平台的人都做着一个春秋大梦——我搭平台,你来干活,我去上市发财,你图个乐就完了。

产品面向的是垂直领域的人,人少是表面原因,深层是运动是有鄙视链条的,简单玩过两天运动的互联网二把刀不知道用户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话不投机,聊你麻痹

大多数社区不具备交易属性,无法流通商品。比如二手论坛可以流通商品,一帮小白探讨如何锻炼,撕逼再激烈也没有消费场景。

转型:流通商品(比较困难),也许IP或者说网红能捎带手卖点面膜商品,可惜国内健身届还没有什么领军人物(然而施瓦辛格已风流了40年)。

社交怎么挣钱?!求高人指点。

↑呵呵

四《电商》

电商太尼玛复杂了。B2C追求极致效率,C2C最求极致个性。垂直电商是不是能存在,这都是个问题。

核心在于没那么多商品,我年就想干营养品B2C幸好没干起来,看看当当网不能指望搭个僵尸平台挣钱。至少时机不对。

↑领先一步叫先进,领先十步叫先烈。

重头戏来了

五《线上教学》

如果一样东西可以复制,那么当它接触到互联网后,就必然会被复制——《必然》

线上教学符合互联网的发展,拥有极强的规模效应,能够替代人工解决了0到90分的问题。

互联网的玩法,原本有收费业务,做出个免费的产品吸引用户,寻求转化。

同样也可以反过来,先找做个免费产品,获取海量用户,寻求收费业务。

收费业务要考虑用户付费意愿以及用户终身价。

现在教学视频只停留在最基础徒手运动,获取的全是垃圾用户小白,只有内容做的更Low才能获取更多小白,利用零散时间妄想练出好身材的人根本就不在乎效果

困境:

1、不专业

2、晋升必须采用健身器械

3、小白总有一天毕业。

要提供收费业务只能:

1、卖装备。垃圾用户小白消费意愿太低,产品控制在49元以下,活动全身。

↓如此魔性的15秒GIF

↑用户不舍得花钱,只能卖小道具?

2、给线下健身场馆导流。相当于卖用户,3块钱一个用户,舍得吗?

↑出自《华尔街2》,垃圾用户爱卖不卖。

3、自建线下小型工作室。成本极高。而且那还算互联网公司吗,美其名曰O2O,明明是个二货被线上哄到了线下。

当初宣传运动就属于瞎宣传《在家也能出腹肌》《吃绿豆出腹肌》《下载XX-APP出腹肌》这种电线杆文案招来一帮垃圾用户,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美其名曰“教育市场”晚上八点推通知、求日活、等融资,风还没有大到把猪吹入近地轨道,滑翔的猪早晚要硬着陆。想想变现能力就心寒。

没有造血能力只能靠融资,初速度耗尽,之后呢?

↑滑翔时间=融资金额÷员工工资

↑风停了,就是硬着陆

靠骗吸引来的用户,等你想要合理的收费,屌丝们都会弃你而去,因为穷文富武,健身就不是屌丝玩的运动。(原文链接有详细的解释健身这项运动)

↑CEO们收费时的心情

六《工具》

工具类非常符合APP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跑步类。

困境在于硬件的发展,增值服务未成形,同质化严重。就如同体重秤,称完了知道自己胖,然后呢?没有解决方案。

↑轨迹类同质化严重

还有一个问题是跑步用户终身价格太低,这项运动的性质潜台词就是免费,同样广场舞,太极拳也是。

↑数据采集就是个问题

但未来一定是数据公司,监测健康数据,提供解决方案。

《来点正能量》

↑我很敬佩CEO们没有卷钱跑路

最后发出个请求

如果您是健身APP的从业者、对健身APP的深刻见解、投资人。希望能够多交流想法,目前我的小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ss/630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