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济形势确实不太好,所以大家想要赚钱更需要靠的是口碑和服务,但是有些人却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结果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前不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被告是国贸附近的一家健身房还有一名健身私人教练王某。这王某的操作就是明显的见利忘义,上了十几节私教课,竟然就收了学员李女士3万多元钱。
34岁的李女士在年因为想要塑造形体,所以有了健身的想法,她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了一名私人健身教练王某。王某说可以先让李女士上几节健身体验课,熟悉一下健身场地,也看看自己的私教水平。之后双方就在国贸附近的一家健身房见了面,同时王某还让李女士买了这家健身房的体验课。李女士买的是这家健身房的增肌塑形一对一体验课,而负责授课的也正是王某,上完体验课李女士感觉不错,对健身房的硬件设施和王某的教学水平都表示满意。最终在王某的推荐下,李女士一次性就购买了节的私教课套餐,总价30元。当天李女士就支付了两万元的课程费,不过双方却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又过了一个星期,李女士把剩余的钱也打到了王某的支付宝里,之后李女士就开始了自己的私教课程。每次都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