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你摆摆手,摇摇头:我都这么帅了,还用健身吗?留下身后一脸茫然的发单小哥。
这是今年被你拒绝的的第多少张健身房传单?
这是今年你遇见的第多少位沉迷于追赶路人的健身销售?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回头想想,和健身房推销小哥的花式过招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快乐,拒绝也好像成了一件不再困难的事。也似乎,健身可以,但去健身房健身不太可以。难道是大家健身意识淡泊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今天是全国第6个健身日,从年中国申奥成功到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全民运动观念逐渐在大众中普及,健身房等健身设施行业也逐渐在中国落地。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健身观念似乎在日渐形成,但曾经辉煌的健身房产业似乎还差一个风口。
01火红的健身观、冰窟里的健身房
根据智研咨询年发布的报告,年4月到年3月,中国健身房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中有8个城市的健身房数量增长超过50%,到了年国内健身俱乐部就高达+,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直到7月30日,企查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一共有健身相关企业99.7万家,二季度注册量环比增长达到85.3%。
从年国内健身健美观念萌芽开始,健身房这一独特产业也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威尔士、浩沙、英派斯等等健身俱乐部在各大商超、居民区之中布局。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往往当一个区域逐渐发展起来不管是商业中心还是居民区,周边就就会有接连不断的健身房“开业大酬宾”,充值送好礼,办卡健身人数也不算少,营造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这些年,一个接一个开业看似繁荣的行业健身房真的赚钱吗?
年6月,新时期健身发展论坛上,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峰坦言,目前国内80%的健身房不盈利,或者利润很低。关于健身房关门跑路,已经充值的会员们钱都打了水漂无法追回的事件也屡屡登上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揭露了看似繁荣的健身房行业论“乱象”与“窘境”。
而按照《年—年健身行业白皮书》,年中国一共有家健身房倒闭,年也只多不少。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健身房关门倒闭,还得从国内健身房单一的经营模式说起。
02信任危机下的健身房难破窘境
目前国内健身房主要以办卡、卖课方式进行收费,如果没有接连不断的客源,足够的客流量支撑,那么就不足以在短时间内维持健身房的收支平衡。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办一家健身房前期就需要高投入——场地租金、人工费、器械费,投入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而如果后期没有足够的客源,就难以应付逐渐上涨的租金等成本,更别说要获得利润。也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很多健身房以客户办卡为目的,向顾客疯狂推销各类的优惠活动进行充值、续卡,购买各种不同的私教课。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有的甚至让教练亲自上阵做销售,达不到业绩还有各种各样的惩罚,谩骂、体罚等等。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为了业绩需要从早上7点开始直到晚上11点,踩着点围堵路人,推销办卡。
但陷入窘境的健身房往往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一方面要面对债务,另一方面是每日都要花出去的流水,除了抬高套餐费用、疯狂推荐办卡已经别无他法,而当这两项都没有用的时候那就只能选择选择“跑路”。
而跑路的健身房也只能让整个健身房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办续卡、买课,只能更艰难,没有更简单。
年,健身房行业陷入困境,本想趁着年起死回生,喘一口气,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健身房行业再次陷入冰点,大量线下健身房不得已变卖器材,关门倒闭及时止损。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线下的健身房生存不乐观,但转向线上的健身房也许可以收获新生。
03万物皆可互联网,健身也不例外
线下不能开门营业的部分健身房开始转战线上,连锁健身俱乐部“黄金时代”开展线上直播课程,每天开3到4节课,吸引用户近0人,而如果没有线上课程的开启,在完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多名员工的“黄金时代”,现金流最多只能够支撑50天的生命。
而相对于线下的健身房生存状态而言,或许线上的健身APP生存盈利要好得多,资本看好,即便在疫情来临的时候也能营收向好。年收获B轮以上投资的诸如Keep一类的互联网健身应用就有12个。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而这些平台疫情之间的表现也不负资本市场的期望,线上瑜伽生态平台Wake疫情期间日活用户从20多万上涨到最高峰的50多万,日均增长5万左右,营收翻番。而健身品牌乐刻、KEEP等也在线上业务上节节高,乐刻直播课平台观看量突破万,Keep直播课观看人数超过5千万,在线峰值人数达到16万。
看到以上这些数据,也许有人会觉得线下健身房完了,线上似乎才是健身行业的唯一出路。但其实,正因为线上的火爆,才更能让人看到健身行业的巨大市场以及线下健身房发展的可能性。
按照目前的数据,我国健身行业有望在年以26.73%的增长率达到.5亿元的规模,当然有线上的互联网健身应用也有线下的健身房。
设备的智能化、线上线下的联动发展,以及服务质量上的提升,也许是线下健身房的救命稻草。而急需拯救的”健康“的程序员们,也许可以是争取的对象哦!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04硅谷里健身的程序员、谷歌里的养生餐
犹如我国健身房的兴起一般,程序员健身这回事也得从国外说起。
年,硅谷的技术大牛们开始健身了,叫做SF巅峰表现的团体聚集了一大帮想要完美身材的技术大佬们,他们的口号是:“工作优化、健身技术、生物黑客”。
看完这些口号,小渡感觉也太没天理了,脑子好使也就算了,还要追求极致,做拥有完美身材的生物黑客。
健身的风潮也因为这帮被说不清是疯子还是天才的人给点燃了,在办公室里撸铁还不够,他们还沉迷于“肌氨酸”等增肌的营养物质,同时还有在饮食上的“极度挑剔”,注重食物的热量以及蛋白质含量,想尽办法给自己增加肌肉,甚至每天只喝一顿蛋白质奶昔。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而这群健身狂热爱好者的理由是,可以增肌,还可以缩短用餐时间,增加工作时间。看到这,我想大家可能还是更“珍惜”线下的模式了。
不过这种疯狂的模式,大家还是少试为妙,毕竟一包蛋白质奶昔怎么能够满足“日渐”稀疏的头颅所需要的营养。而关于如何让健身的、不健身的程序员们吃的更健康,谷歌也许是个好典范。
曾经谷歌的免费餐饮是人人羡慕的一大福利,免费是其次,重点是美味,斯里兰卡咖喱鸡配南瓜让美食网站称赞不已。但是最近谷歌变了,它想要在美味里再多加一份健康,当然不是一包简单的蛋白质奶昔。
首先限制肉类和甜点的分量。其实改变食物的布局让人们更容易选择健康的食物——将小零食放置在离咖啡机更远的地方;增加从未有过的菜品,包括沙拉,以及上线一些热量更低营养更丰富的鱼类、贝类食物等。
不得不说,谷歌为了程序员们的健康也算是煞费苦心了,不知大家是不是有些羡慕别人家的工作餐了呢?不管有没有,咱们还是清醒一点,回归到咱们国内的程序员健身现状。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曾经有一篇文章调侃国内的程序员,为什么要健身,理由是——真的只是为了保命。
程序员健身跑步,为了能够在产品经理要求改需求的时候溜得飞快;产品经理撸铁健身,为了能够一把揪住要溜之大吉的程序员;而测试玩杂耍,为了能够同时测试多个产品。
玩笑归玩笑,但程序员健身的确很有必要,不时加班熬夜、偶尔超负荷的压力,都能够威胁到程序员的身体健康。
而现实中,即便有程序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很难有人不把已经办卡的健身房当澡堂子用,把购置的健身器材当锤子使,把公司的健身福利当成无用的资源。这样,不仅救不了程序员日益光滑的头顶,更别说要拯救颓唐的线下健身房了。
不过小渡觉得,以上这种情况还是个例,加强锻炼保持健身的程序员数量还是不在少数,但小渡还是想要再次给大家来个友情提示:工作再忙,也不要忽略身体健康哦!
RECOMMEND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