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其实,我并不追电视剧版的《创业时代》,不谈AB的演技问题,不聊剧情的硬伤,上周刚读完这部小说,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梗”,这算是小说的精华部分吧。
第一个梗:细沙与石块
人物:郭鑫年是创始人,卢卡负责技术,杨洋阳负责运营、林佳玲是天使投资人。
场景:郭鑫年当天参加投资人会议居然都迟到了,林佳玲约他们三个在烧烤摊聊天。
道具:一只装满沙子的塑料桶,几个石块。
林佳玲把塑料桶中的细沙倒出一半,指着石块跟郭鑫年说:“我给你出道题目,请把石块放入桶中,不许超出桶的边缘。”
郭鑫年挑出较小的石块,密密麻麻地铺在塑料桶中的细沙上,再放上大石块,一层层垒起来,石头像小山一样堆积起来,很快就超出塑料桶边缘,失败。
郭鑫年接着在沙子里挖坑,把石块埋进去,小心翼翼地填回细沙,这次略好,仍有几块石头无法放入。
郭鑫年被折腾得头晕眼花,抗议道:“干吗非让我像屁孩儿一样玩儿沙子?”
杨洋阳和卢卡智商极高,参透了游戏的本质,卢卡提起塑料桶,将细沙哗啦全倒出来,说道:“只有把细沙倒出来,才能容纳大石块。”
杨洋阳看出了游戏背后的意义,石块寓意重要的事情,比如产品研发,参加投资说明会。细沙如同琐事,比如交通罚款、借驾照、聊天、睡懒觉等。
杨洋阳说:“郭鑫年,你的生活中填满细沙,没有空间装入重要的石块。”
林佳玲本想让他们想一阵儿,没想到杨洋阳这么快就明白了,说道:“这是我们的第一课,细沙和石块,郭鑫年,你必须改变。”
郭鑫年的确被琐事牵挂,分不出轻重缓急,互联网比拼的是速度。如果满地找沙子,一定会慢下来。
郭鑫年又倔强地说:“我还是不明白,你要求我每天去健身房和创业有什么关系?”
林佳玲笑着提示:“去健身房是细沙,还是石块?”
郭鑫年回答:“当然是细沙,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产品,这才是石块。”
“锻炼为了健康,这是细沙还是石块?你年纪不大就发福,哪个女孩子喜欢你?恋爱又是细沙还是石块?”林佳玲用反问回答郭鑫年。
林佳玲从来不直接给出答案,而让郭鑫年思索。
你GET到细沙与石块的梗了吗?
第二个梗:燃烧的和沉睡的石头
场景:创业是一条不归路,开发出产品只是第一步,还有市场营销、运营大量工作。郭鑫年满肚子心事,根本没有心思在健身房跑步。
郭鑫年等三人又找到林佳玲。
“什么是石块,什么是细沙,把我搞糊涂了。我觉得研发重要,你偏偏让我去健身房。”细沙和石块的一开始游戏唬住了郭鑫年,但是认真想想,就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意思。
林佳玲不争辩,在桌角找了一块空地儿,在白纸上画出纵横两条线,横轴写上“重要性”,纵轴写上“紧急性”:“右边是重要的石块,左边是不重要的细沙,纵轴是事情的紧急性,可以将石块分成两种。”
她在矩阵的右上角画出一块鹅卵石形状,上面画出火焰的符号,右下角画出沉睡的标志:“石块有两种,一种在燃烧,另一种在沉睡。”
郭鑫年想也不想,指着右上角说:“当然先处理火烧眉毛的事情。”
这是问题所在,林佳玲问道:“照顾父母,锻炼身体和恋爱,属于哪个区域?”
郭鑫年如实回答:“重要却不急,可以向后挪挪。”
“不锻炼,直到身体出了状况,去医院急诊,没时间看望父母,他们渐渐老去,即将离开的时候,急匆匆去见最后一面?”林佳玲毫不容情,必须狠狠刺痛他,让他心头流血,才能见效。
林佳玲继续说道:“你没时间陪老婆,所以离婚,你没时间年检,驾照被吊销了,你再不处理沉睡的石块,它们就会燃烧起来,烧光你所有的时间。”
这几句话实在刺耳,郭鑫年瞪大眼睛。
林佳玲继续说:“我看过一则新闻,美国消防协会每年都选拔出最优秀的消防队,除了恐怖袭击事件那年被纽约消防队夺得第一名之外,一支小城市的消防队蝉联了十年的冠军。猜猜,他们扑灭了几场大火?”
“一定很多。”郭鑫年随口猜测。
“一场都没有,没有扑灭过任何大火。”林佳玲意味深长地看着郭鑫年,他总是在扑火,“在这个辖区,十年来没有发生一场大火。”
“那是他们走运。”郭鑫年只想争辩。
“他们把时间花在火灾隐患检查、社区培训上,有险情也烧不起来,受过训练的居民都能找到消防器材扑灭火情。”林佳玲讲完这个故事,将白纸上的四个象限推到郭鑫年目光下。
杨洋阳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不处理好沉睡的石头,它们就会燃烧。”
郭鑫年想通了一半,仍然不完全服气:“一个月就要提交产品,这是燃烧的石块,能不管吗?”
杨洋阳也在琢磨,做事情之前,要学会扔掉不重要的细沙,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很多人能做到。但是,大多数人都忙于扑火,却忽略了沉睡的石块。
段子讲完了,你明白什么是燃烧和沉睡的石头了吗?
第三个梗:做减法
可能你都听过不同版本的“做减法”的段子,再来听听林佳玲和郭鑫年他们的版本。
依然是林佳玲约郭鑫年三人在烧烤摊聊天。
林佳玲主动开启讲故事模式,说:“十年前,我在纽约加入IBM,被派到圣迭戈,筹办一年一度的行业会议。邀请客户,布展,为每位嘉宾订酒店,忙死忙活,各种事情头绪不断。
“眼看会议就要召开,时间根本不够用。我很委屈,那么多工作,每天通宵,仍不能完成。
“我的美国老板坐不住了,飞到圣迭戈紧急商量。我的老板五十多岁,非常和善,在IBM工作了二十年。他说,你不能埋头工作,必须抬起头来,看看目标。”
郭鑫年不笨,听出来她其实在说自己,问道:“不管看不看目标,都要埋头工作啊。”
林佳玲回继续说:“我们的会议三周之后就要举行,我有两百名客户,必须一一打电话确认酒店和行程,然后发出邀请函,时间根本不够分。
“我的老板听了我的诉苦,笑着告诉我,要做减法。我一开始不懂,他说很简单,不要给每个人打电话了,发封邮件通知他们就行了。我很担忧,万一有人错过了怎么办?
“老板让我列出VIP用户名单,亲自打电话,其他人错过了就错过吧。这就是减法的过程,从此以后,我埋头做事前先确定目标,否则事情越来越多,事情就会燃烧起来。”
“火烧眉毛的事情,能不管吗?”郭鑫年不太理解做减法的意思。
卢卡也表示:“我们的确不该救火,可是火烧起来了,谁也不能不管。”
“如果石块从不燃烧呢?”林佳玲启发着郭鑫年和卢卡。
“我明白了,做减法的本质就是避免石块燃烧起来,就像那个灭火队一样。”杨洋阳是最快领悟的那一个。
林佳玲接着说,“做减法的本质,是我们应该把零碎的事情串起来,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无效的工作和意外。
“假定我们每天十件事,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就要要做三千六百五十件。而如果我们学会做计划,每周计划十件事,一年只需要做五百二十件。”林佳玲揭开了答案,这恰是郭鑫年的弱点。
郭鑫年还是不接受,说“绕了一大圈,就是让我做计划呗。”
“正好相反,我希望你不要做计划。”林佳玲看着郭鑫年回答,这个回答让人感到意外。
林佳玲继续说道:“圣迭戈会议之后的三年,我成为IBM一线主管,开始有了下属,常遇到一个问题,事情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到底是计划出问题,还是执行出问题,管理者最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郭鑫年插话:“是啊,管理者最应该做什么?”郭鑫年、卢卡和杨洋阳的争吵,往往是这个原因。
林佳玲说道:“管理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