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们容易困乏、烦躁、压抑、懒散,有些人认为在家里待着还热得受不了,怎么能参加体育活动呢?那么问题来了,夏天健身要注意哪些?
方法要适宜
01
适宜的地点及时间
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室内,如室内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如果喜欢室外运动,可以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
02
适宜的运动项目
在室外的剧烈运动项目不适宜中老年人,如足球、篮球、室外网球等。游泳是暑天公认的最好的运动。其他如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瑜伽以及器械锻炼等都是不错的室内运动健身项目。
03
适宜的运动量
夏季人体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30至45分钟,强度适当减小,靶心率可比平时低5——10次。同时运动时仍然要遵循“热身—运动—整理”的原则来进行。准备活动量不宜过大,准备活动完毕至正式活动开始之间的间隔在1——4分钟比较合适。如果在正式运动前已感疲劳,在正式进入运动时,身体就不能处于最佳状态,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夏季运动5大注意事项
1.着装要舒适
运动服装以棉织品最好,款式愈宽松,散热性能就愈好。同时运动时衣服不宜过露。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赤膊或露背不但不能散热,反而皮肤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或露背会感觉更热,而且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还会引起皮肤晒伤。
2.补水要科学
运动前10——15分钟,要喝——毫升的水,运动时每10——15分钟,要喝——毫升的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运动后也应该及时补水,但是不要一次喝个够,而是要“多次少饮”。如果喝水过猛,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腹痛等症状,应该在剧烈运动后间隔几分钟再适当地补充水分。
3.降温要合理
运动后降温不宜过快。刚锻炼完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在过冷的空调下直吹,以及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身体,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很爽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大状态,突然的冷刺激,可使毛孔迅速缩小,这对身体极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扰,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作法是用毛巾擦干汗水,在阴凉处休息进行缓慢降温。
4.饮食要补碱
运动时汗流浃背,致使体内大量的盐及钾离子也随汗水丢失,而钾离子丢失过多,则可出现肌肉乏力、周身酸痛、心律不齐、嗜睡和精神不振等现象。夏天进行运动需多吃些碱性食品。而碱性食品以水果为主,西瓜、菠萝、杏、桃、李子、哈密瓜等均富含钾盐。
5.饮食要补碱
运动时汗流浃背,致使体内大量的盐及钾离子也随汗水丢失,而钾离子丢失过多,则可出现肌肉乏力、周身酸痛、心律不齐、嗜睡和精神不振等现象。运动需多吃些碱性食品。而碱性食品以水果为主,西瓜、菠萝、杏、桃、李子、哈密瓜等均富含钾盐。
夏季锻炼的利与弊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温天气下也是需要运动锻炼的。
1.实践证明,在高温天气经常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热的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抗病能力。经常享受空调的人,远离热环境,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减少,对高温的耐受力也随之下降,一旦离开空调,来到热浪滚滚的外界环境,便难以适应。
2.坚持运动可维持既往锻炼的效果,使身体更加健康。
3.通过运动能增进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日光还可以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强人体对钙及磷的吸收,从而强健骨骼,防止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但这个时候运动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出汗多,容易导致脱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阳光下运动易受到紫外线的辐射引发皮肤病变;高温可导致中暑等。因此,夏季运动时更要注意健身的科学性。
免责声明
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涓撶鍖婚櫌鍖椾含姝h鐪嬬櫧鐧滈鍖婚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