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跑毕振共享健身仓,从便民运动到主宰社

时间:2017-11-25 16:44:56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对于毕振这个地推老兵来说,能否打通社区,也许是其履职生涯中最大的悬念。眼前,“共享健身仓”赋予其充沛力量,但条件是,要和时间竞速赛跑。

文丨Kyra

编辑丨尹磊

在成为觅跑创始人之前,毕振曾是饿势力创办者、“人人地推”众包平台创始人。一直以来,地推被认为是公司营销推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做了多年地推的毕振来说,商圈、高校、白领圈这些流量场景都已经是他多年的兵家常胜之地,但唯独社区,虽是一块巨大的线下流量入口,但门槛却高高架起,进入艰难。

出乎意料的是,资本的风口,却给了毕振一个新的通路。

共享经济的势头愈演愈烈,这其中,资本渴望新的标的和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毕振则需要社区对地推业务的接纳。年年中,毕振带领原“人人地推”的主要成员以及经纬中国的万元种子轮投资,开始了新的项目——共享健身仓“觅跑”。

对于毕振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他业务拓展上的新战绩,但对外界来说,更多的是把他和共享概念捆绑在了一起。

项目成立一个月后,经纬中国、国中创投、合鲸资本、信中利资本和猎鹰创投等大量资本纷纷入局,不到半年,毕振的觅跑项目,已经完成了从种子轮、天使轮、A轮三轮融资。速度惊人。

当“风口”“共享健身”的词汇被大量灌在这尚显青涩的项目头上时,这些外界的标签,让这个接地气的“老地推”感到有些敏感和无力招架。

健身仓的市场需求在哪?

在毕振看来,进入社区场景,把健身市场做通,才是实打实的创业目的,没有风口的裹挟,也不需要外界冠以的名目。

想找到自身项目和社区的交叉点,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刻了解社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在这个讲求全民运动的时代,虽然线下遍地是健身房、私人健身会所……线上也有许多健身APP,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健身依然存在门槛,这包括消费门槛、心理门槛,以及惰性管理门槛。

“消费者都有意愿去管理自己的健康和身材,90%-95%的人都说想去,但是平时真的方便去吗?能够看出来,大多数人实际的行动离自己的意愿是差距甚远的。”毕振对《四百味》说。

社会白领当中,有10%-15%的人群办有健身卡,但是其中的70%-80%的持卡者都不是长期用户。其一是因为离家距离远,由于目前健身房的覆盖率并不高,而环境较好的健身房更少;其二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集中在下班之后去,经常会碰到健身房高峰期排队的现象;其三是许多运动器械也不会使用,大多就只是跑跑步、上上团体课,等想要摸索健身器械了,私教又跑过来促单了。

觅跑更希望打造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健康管理的门槛降低,通过小型健身仓的形式打入消费者的生活圈,最大限度拉近消费者和健身运动的距离。

另一方面,国家现在鼓励全民运动,毕振希望通过共享健身仓的形式,代替小区里的传统单双杠,用更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促进全民运动,打造智慧社区,为传统运动设施升级,形成“社区五分钟运动圈”,让更多人可以自由运动。

“外界大多拿我们和各类健身房去比较,但其实我们并不是讲究健身,而是运动。专业健身的话,您可以去健身房。而如果只是平时的日常健康管理,健身仓就能够完全满足需求。我们要做的是把运动门槛降低,让全民健康管理意识逐步提高,将运动变为习惯。”毕振实际上是在区分健身仓与一般健身房的消费需求,前者更侧重于便利性,提供简化的自助健身运动场景。

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体验?

想要建立用户习惯,便捷性是觅跑最为考虑的因素。觅跑健身仓以步行五分钟的范围作为目标覆盖区域,通过按时付费和自助扫码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用户在家里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家周围安放的健身仓,从预约到搭电梯下楼,再到达健身仓,仅几个步骤就可以开启自己的健康管理模式,全程也就5分钟的时间。”由于产品高度依赖覆盖半径,并主打便民,所以觅跑需要为用户提供足够快捷的入仓体验。

在产品的使用体验上,其4平米左右的健身仓内,会投放各类型运动器械,如跑步机、动感单车、划船机、电子私教操等等。这些运动器械的配备都是从用户后台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高度匹配不同运动需求的小区。

在设备投放之前,觅跑会进行后台数据的调研,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下一轮的投放设备选择。而在产品打磨方面,觅跑通过数据调研、搜集用户反馈、技术与硬件更新,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

在推出觅跑健身仓1.0版本之前,公司内部已经进行多轮版本的迭代升级,而目前2.0版本已经投放市场,这与1.0版本投放市场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在4平米左右的运动空间内,除了基础运动设备,已配备的设备还包括空气净化器、温控系统、娱乐设施、负离子智氧新风净化系统、Wi-Fi等。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健身仓项目还有抖吧、纯净跑、全民酷跑等,但就投放和融资轮次来看,觅跑是跑在最前面的。截至目前,觅跑已经在北京覆盖了约个小区,在上海覆盖了大约个左右的社区。计划在年年底之前覆盖10个左右的城市,投放共台左右的设备。

政策:拓宽社会办医渠道促进分级诊疗

对于觅跑来说,进驻社区的难点有很多方面,包括业委会、业主、居委会构成的阻碍;而地推成本、产品体验、用户复购率构成的成本问题,也是毕振需要评估的风险。尽管共享健身仓出现时间短暂,但觅跑俨然已经处在了前有狼后有虎的阶段,前头有社区落地的阻碍,后头是竞争对手的穷追猛打。目前看来,觅跑只有尽可能压缩时间和资金成本,迅速覆盖目标区域,才能跑在最前面。

“现在我们只想更快的和自己赛跑,降低人员成本、降低硬件使用成本,尽可能的提升效率。”毕振对《四百味》说。

目前,觅跑的用户已达到万人以上规模,平均使用时长在半小时左右,而复购率也能在60%以上。据悉,共享健身仓设备成本为1万元,加上50%的能耗、折旧和运维成本,年化成本在10元左右。然而毕振表示,通过来自C端的盈利,预计在8~10个月内,产品将达到成本与营收的持平。

在投放空间上,觅跑除了与社区物业合作外,还与一些大型物业、连锁品牌进行合作,如万科、龙湖、保利、绿地等,另外像招商局集团、中民投也在匹配合同。

在觅跑目前的发展轨迹上,既要面临竞争者的追赶,也要承担起“共享健身仓”的用户教育,同时也要有风向转变后的未雨绸缪。能否让这个新的概念在泡沫刺破后依然活力常驻?觅跑需要想办法去主导将来这个未知的变数。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获取相关内容

医美丨健康管理丨医疗金融丨医疗服务丨医说

医药丨医疗资本丨医疗流通丨医疗政策丨医养

医疗器械丨医疗报告丨医疗科技丨医疗榜单

长按







































白癜风身上复发该要怎么办怎么治疗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wq/219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