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在引领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喜欢什么,热衷于什么,真的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好恶吗?一块坚硬的透明石头为什么会让大多数的姑娘趋之若鹜?仔细想来,我们这些普通人所知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被操纵着,即使你自以为自己很自由,但那些无形的意识灌输,会在不经意间控制你的想法,并让你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比如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推翻什么,也没有想要让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去再深度的思考什么哲学问题,毕竟这不是一篇讨论哲学和经济学的推文。我只是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温和的提出了《囚徒健身》作者保罗·威德的观点。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几乎以一己之力站在了整个现代健身产业链的对立面,如果你看到了原著,你就会明白他写的有多么的直白。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一套肌肉训练体系,却很少得到大力的推广。人们也只能通过买一本书来学习这些几乎“失传”的技艺。而我并不想那么言辞激烈的去对抗什么,毕竟生活本身,只要我们自己觉得舒服,就都没有什么大不了。所以如果有健康产业相关人士看到我的文章,也请免开尊口去跟我争论什么,我也不会理你。言归正传,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用自身体重锻炼的好处。以下内容一部分来自于《囚徒健身》一书,一部分来自于我的亲身体会,是否认同就见仁见智了。
一、节省
节省时间,节省空间,节省器械,节省金钱。
这一点好处我不多啰嗦了吧,我们需要的器械就是比如门框、椅子、桌子甚至树杈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无论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经常出差的市场营销员亦或是上市公司的大老板,你在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肌肉训练。当然对于一些喜欢找借口不锻炼的人来讲,自重训练显然不那么友好,因为你确实再也找不到不去健身的客观理由了。
二、自重训练增强的是实用的运动能力
我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注重实用性的人,练过两年散打和泰拳,也喜欢踢足球,越是接触对抗类的运动,我就越对练出粗大的肌肉失去兴趣。身体的灵活性,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才是锻炼的重中之重,不然很容易让自己变得笨重。当然,我不否认那些大块头们付出的努力,他们的坚持值得尊敬,任谁想要练出那样的效果,都是非常的不容易。但不得不说,我认同保罗·威德的观点——练出肌肉的目的是让他们移动你的身体,而不是移动外物。如果你杠铃深蹲能蹲的重量,但是爬个楼梯都步履蹒跚,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像我一样常年在健身房的撸铁党兄弟们不服气也不要急着反驳,不妨试一试,你那能卧推起来上百斤铁片的粗壮手臂,能不能支撑你做几个标准的单臂俯卧撑。而自重训练本质上是在“运动中训练”,而且不管你练到什么程度,在运动时都只会更灵敏、更柔韧,而不是更迟钝、更僵硬。
三、自重训练会让你力大无穷
自重训练本质就是“老派”体操,为什么说是“老派”呢?因为这里说的“体操”动作和我们在奥运会转播上看到的体操比赛还是有区别的。现代体操主要是为了增强耐力和有氧能力,但无法发展出极限力量。“老派”体操则会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给你的骨架裹上你需要的肌肉,并让你的体能达到巅峰。
体操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因为体操正是人类的身体进化得适合做的事情,它们不仅仅调用个别肌肉,而是会调用整个身体。也就是说,体操不仅能打造肌肉,还能锻炼肌腱、关节和神经系统。
在动作中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是体操可以打造惊人力量的原因。受健美哲学的影响,许多重量练习者都相信有棱有角的肌肉才是力量的源泉。但事实上,是神经系统使肌肉细胞“开火”的,所以一个人的力量与爆发力主要由神经系统决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一个人可以比另一个人的块头小很多,但实际的力量比对方大很多。
那些非常强壮的人都会告诉你,肌腱的力量很可能比肌肉块头更重要。体操动作能够以自然的方式锻炼关节和肌腱,并使之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比通过力量训练达到的水平更高。
体操能有效地增强我们身体力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体操动作可以训练许多肌肉群一同发力。例如,深蹲就不仅会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还能锻炼到臀大肌与臀小肌、脊柱、髋部、腹部和腰部,甚至连脚趾肌肉也需要参与其中。而姿势标准的桥甚至会牵动我们全身的百余块肌肉。
这一点与前面所述的第二点相互呼应。人体自然地进化为以复合、整体的方式工作,而很多健美动作,尤其是使用器械的动作,会人为地把肌肉孤立起来,致使肌肉的发展不协调,功能不平衡。在做健美动作和重量训练时,动作经常被限定在特定的轨道里,这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分区域得到了锻炼(有时甚至只能锻炼单一的肌肉群)。但是在体操训练中,你必须移动整个身体,这就要求协调、平衡,甚至还要求精神的集中。所有这些都在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发展了“神经力量”。
四、自重训练能保护关节并使之更强壮
现代的力量训练与阻力训练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会损伤关节。人体的关节由肌腱、筋膜、韧带、滑囊这些纤弱的组织支撑着,这些组织都无法承受高强度、大重量训练的冲击。人体的有些部位很脆弱,如手腕、肘部、膝盖、下背部、髖部、脊柱、颈部等。大运动量训练尤其容易使肩部受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肘部、膝部脆弱,指的是其承重能力而非骨硬度。
我自己就是关节损伤的切身体验者,目前我的膝关节和腰椎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热身不充分就去撸铁,也不只一次的体验过肩部拉伤的痛楚。以至于我现在跟大多数的撸铁党兄弟们一样,撸铁的时候不得不戴上护腕、束腰、护膝这些保护关节的护具。
受伤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动作大都很不自然。为了着重打造肌肉,我们不得不在做动作时以极不自然的动作角度举起极大的重量,这样做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给脆弱的关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关节必须反复忍受这些恐怖的压力。久而久之,纤弱的组织被撕裂,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肌腱炎、关节炎及其他问题。关节发炎会出现红肿、瘢痕组织,甚至是钙化,这样一来关节就会变得更脆弱、更僵硬。我们撸铁的主要目标在塑造肌肉,而肌肉能够比关节更快地适应大重量的刺激。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肌肉越发达,随之而来的关节问题就可能越严重。
循序渐进地进行无器械训练,则不会出现关节问题。相反,你的关节会在不断的运动中得到增强。我的关节旧伤,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好转。为什么这些体操动作会对关节有好处呢?有两个原因: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做体操动作所承受的阻力不会大于练习者自身的重量,这样我们一度使用的过度负重训练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从人体运动学角度来看,人体经过数百万年进化的首要目的是能够使自己的身体灵活移动而不是日复一日地以同样的姿势举起越来越重的外物。
这些自重训练的动作会自然地利用关节,从而使关节与肌肉协调发展。久而久之,我们的关节就会更加强劲有力,而不会饱受折磨、越来越弱。随着我们的关节组织逐步修复,原来的老伤旧痛会一扫而去,以后我们也就不会轻易受伤了。力量与健康应该是健身的主要目标,而自重训练既可以让你的身体尽可能强劲有力,又可以让你的肌肉和关节健康且实用。
五、自重训练可以保持正常体脂率—塑造完美身材
我们平时做的重量训练与大量的饮食紧密相连,因为吃不够就没有力气举起更大的重量,即便你吃的是一些肌肉大咖们推荐得高蛋白含量的食物,但事实上大量得饮食对你追求匀称得身材没什么好处,因为我们一般不会像他们一样使用大剂量得类固醇,而正常得新陈代谢并不能把所有的额外热量转化成肌肉。这就是为什么你本来想通过重量训练减肥,但是越练越肥。我也曾一度陷入这样的苦恼之中不能自拔。
自重训练恰恰相反。如果你的目标是做50公斤重量的俯身杠铃划船,那你可以随意多吃,因为即便你挺着大肚子,也依然可以达到目标。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做单臂引体向上,那你就不能不顾及体重,毕竟还没有人能在变成大胖子之后反而更加擅长做类似的体操动作。我对此深以为然。
自重训练的目标就是学会移动自己的身体,你越胖这对你而言就越难。一旦你开始有规律地进行体操训练,你的潜意识就会将体重与训练难度联系起来,并且会自动调节食欲和饮食结构。要相信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它其实很强大,只是我们一直在忽略它而已。
当然,我选择推广无器械健身,主要是看重了它的实用性,并且解决了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健身所带来的困扰。器械健身的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我从未试图去改变什么,即使保罗·威德的态度很坚决。我只是给大家多提供了一个健身的可选项而已。疫情过去以后,我除了每天坚持的无器械健身计划之外,还是会每周去几次健身房跟那些“老铁”们打个招呼。对于健身这件事,远没有那么的非黑即白,好像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如此。我一直不曾动摇的相信的理论是,只有适合你的,让你感到愉悦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
参考文献——保罗·威德《囚徒健身》
欢迎大家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