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没时间健身,你是懒

时间:2020/8/28 10:00:21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今天是全民健身日。

刚看到新华社倡导全民健身的消息,深以为然。

因为健身实在太有必要了。

但很可惜,对于健身这件事,很多人依然在用刻板印象凝视。

01.

很多人大学一毕业就发胖了。

拿我自己来说,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就重了20斤。

身边的同学也是,不管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学,大家工作之后都发福了。

去年我发过这么一个朋友圈:

本来是想逗个闷子,没想到很多朋友在留言区真情实感的说“这就是我啊!!”

我装作安慰大家也安慰自己:没事,奥特曼都躲不过中年发福,何况你我,看开点。

说是这么说,但从瘦子变成胖子,心里不纠结不可惜,那都是装的。

可纠结归纠结,真要行动起来减肥,却很难。

我们放弃运动的理由有很多。

第一个是忙。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工作以后属于自己的可支配时间变少了。这就意味着没有固定的大块时间用来锻炼身体。

在加班是常态的情况下,晚上下班后锻炼的可能就被刨除了。

晚上加班本来就累,回家后再放松看看剧打打游戏,时间一下就到凌晨了。

睡得晚,早起锻炼也就行不通了。

毕竟白天还要工作,总不能因为锻炼之后太累,影响工作状态。

然后到了周末,忙了一周,歇下来就只想一动不动。

第二种是把运动想得太苦。

有这么一个现象,天天嚷着减肥但从来不行动的人,大多数都在还没运动时,就已经把运动想成了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

我有个同事说,她每次听到“健身”这两个字,就会想到自己学生时代跑八百米的痛苦经历——

在跑道上艰难挪步,心仿佛要冲破喉咙跳出来,太阳穴突突跳,两眼冒金星,身体极累无比……

她当然不是孤例,事实上在知乎搜索“米”,会自动跳出相似的感受:

有过极累的经历后,运动让她们条件反射到痛苦,难坚持。

第三种是因为太“急功近利”。

随便在搜索引擎中搜知名健身博主,就会发现,每个博主的关联词,都少不了这样的:

有效果吗?

多久见效啊?

这种心态往往是运动的拦路虎,因为胖也好减肥也好,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

急切想看到效果,短时间却没收到成效,就成了这部分人放弃运动的理由。

第四种是因为“怕麻烦”。

他们有通过健身塑型的愿望,想拥有健康生活,但又觉得独自去健身房训练,没人指导效果不见得好。

找私教费钱是一回事,协调自己和教练的时间也很麻烦。

而且一旦开始健身,就不“自由”了。

不能胡吃海塞,要讲究饮食健康。光是计划每天吃什么可摄入多少热量这一件事,就足够让人头大。

再加上现在网上谣传的健身要戒碳水化物戒糖,不少瘦子po出来的健身餐清汤寡水让人毫无食欲,一些负面的健身反馈如“没有变瘦反而变壮”。

……

这让原本就在健身门外踟蹰不前的人,更犹豫了。

总之,健身的门槛,看起来真的就有一大堆。

选择不健身,真的就有千千万万理由。

02.

但健身、运动真的又累又花时间又麻烦吗?

并不是。

我们常在社交媒体看到明星po健身照,也常看到与明星健身有关的报道。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片场,还是在家,他们一旦有空,就会随时随地运动。

他们在身体力行告诉我们:

“运动是不受限的”

它不是一件麻烦事。

不止不是麻烦事,还是一件顺便就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跑步这项运动,既不需要健身器材,也不需要健身教练。

有人可能觉得跑步看似门槛低,时间成本却高。要抽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跑步才有效,而且很累很枯燥。

其实这也是误区。

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用工作之外碎片化的时间去跑步。

比如上班通勤时,如果路程不远,完全可以把搭车变成跑步,如果路程较远,也可以跑步到公交或地铁站。

尤其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跑一跑会变暖和,身体暖和了,心情也会好起来。

除了跑步,骑车也是很好的运动。

通勤时,把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环保又健康。

但现在到夏天了,考虑到室外运动会很热,也可以转到室内,去做一些健身操。

就拿之前上过微博热搜的帕梅拉老师为例,她的全身hit只要每天抽出20分钟,坚持一个月就会有明显效果。

如果你只是想局部塑形,那就更省时间了,帕梅拉有针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专项视频,时间基本都在20分钟左右。

如果觉得帕梅拉的运动整体强度偏高,做起来很累,只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

也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博主,比如周六野韩小四等,在B站随手一搜就有视频教学,全身燃脂或是局部塑形按需选择就好。

除此之外,当年风靡全网的美丽芭蕾,是更柔和更考验耐力的一种运动方式。

这些视频里的运动项目,基本都不需要专业器材,也不限制场所,只要有张瑜伽垫就能开始。

而且他们的视频时长都很短,短则10分钟以内,最长也就半小时。

根本不费时间。

哪怕有些人真的很忙很忙,用半小时运动也是奢侈,那也可以把上下班途中搭电梯的方式,变成爬楼梯。

上班时爬一次,下楼取外卖时爬一次,晚上下班时再爬一次。

总之,健身真的不费时,专业器材也并不是刚需。

只要你想,随时运动不设限真的可以实现。

有些人担心自己初开始运动,如果没人指导,做动作会不标准。

不标准的动作,可能减肥没成功,反而导致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也大可不必担心。

专业健身APPKeep上就有各种动作的拆分讲解。可以先看讲解,学会做标准动作,再按照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另外Keep上也会有很多活动,比如,植选联合Keep发起的植选Keeplant轻运会,里面会有一些轻松的运动课程,陪你随时运动。现在参与,还能免费领取7天KeepVip会员。

这样锻炼就更容易出效果。

03.

再说下配合运动的饮食问题。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即使知道健身不费时间,也没那么多限制,而且健身有很多好处,但依旧无法下决心运动。

不为别的,就因为四个字——“控制饮食”。

毕竟现在网上不少健身贴中的瘦身餐,看起来实在有些惨淡。

满眼都是花椰菜,香菇,圣女果,紫甘蓝这些没味道的食物,肉也只是水煮鸡胸肉,清淡的让人一看就有“吃不饱”的感觉。

吃惯了重油重盐高热量的食物,一下子转变到这样的食物,别说心理会抗议,身体都会觉得很委屈。

而且明星们展示的减肥餐,让人错觉,减肥就得吃这么少才能瘦。

这难免让人觉得,也太惨了吧?

但其实,在吃这件事上,普通人大可不必极其严苛。

毕竟普通人不是明星,运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上镜显瘦,而是通过运动,让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好起来。

所以,坚持运动,配上合理饮食,就足够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运动的时候,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电解质,它们对健康运动而言很重要。

运动过程中,蛋白质参与运动引起的骨骼肌损伤性修复和组织适应性增生,还在运动中提供人体所需能量。同时,水、钠、钾等无机物代谢过程也会加快,所以健身者应该摄入丰富的钾、钙、钠等电解质,来维护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因此,一款含有高蛋白和电解质且无蔗糖的产品,对健身者而言是刚需。

基于植选联合Keep发起的植选Keeplant轻运会活动,我也特意探究了下植选这个品牌,植选植物奶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近年来植物蛋白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植选带来了植物奶这一全新品类。

植选植物奶用低温隔氧研磨技术、高温浸入式杀菌技术,在保留丰富植物营养的同时兼顾了口感的香浓醇正,并且原料严选黑土种植的全程可追溯的非转基因大豆。

豆类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尤其高,达到35-40%。

且大豆蛋白含有16种氨基酸,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的植物蛋白质且含量丰富,其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分数(PDCAAS)达到最大值1。

作为“素营养塑有型”的运动好伴侣,植选植物奶具有高蛋白、无蔗糖添加、0胆固醇、0反式脂肪、0添加香精等属性,满足塑形瘦身人群的合理需要。

也因此,它与运动健身场景高度适配。

本次“植选Keeplant轻运会”以植选植物奶自身的运动产品属性为基点,将植物奶进一步搭建到不设限的运动场景中,形成植选植物奶与运动的完美搭配。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yd/665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