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体验了一把高科技健身

时间:2021/5/21 15:04:43 来源:健身_健身网站 作者:佚名

“经常在朋友圈看你晒各种健身照片,你总去锻炼吗?”

“其实一个月也就去那么一次,主要就是带一堆衣服,拍各种姿势的照片”

“……”

一、

夏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眼见着进入炎炎夏日,姑娘们纷纷脱去外套,露出大腿,大街上又出现了美女如云、美腿如林的时刻。

而每到这个时候,无论男女老少的话题都会扯到减肥上来,似乎只有这个时候肥肉才会从身体里不知名的地方冒出来。为了减掉满身的肥肉,大嘴哥从去年4月开始健身,到现在也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要说最初的几个月还真的减掉了20多斤,无奈这些肥肉们跟我的感情实在太深了,在一起30多年冷不丁分开特别不习惯,于是乎不到半年的时间它们就又陆续回归。

虽然劳而无功,但大嘴哥总算也是”瘦过“的人了,而且在此期间我看过包括《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囚徒健身》、《肌肉完全训练计划》、《一座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等各种热门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所以今天,大嘴哥这个体重斤以上的学院派健身达人就来跟大家聊聊健身这个事儿。

二、

今天上午,大嘴哥受邀体验一场高科技的健身活动。要说这次活动还多亏了“三拙阿姨”,要不是她看到我在朋友圈秀的各种健身照片,估计这场体验也轮不到我头上。由此看来,时常自拍一下还是有用处的,至少可以蒙蒙那些善良的人。

按照前一天的约定,上午10点半,我来到位于金融街威斯汀酒店2层的“7Plus新概念健身”,体验这一全新高科技的健身活动。

因为地处金融要冲,又是位于高大上的酒店内部,这家店面并不大,总计只有4台健身设备。为了给自己最佳的体验,大嘴哥今天特别穿上了珍藏多年的阿迪T恤和耐克短裤,配上我在东京银座花了大价钱买到的ASICS运动鞋,这感觉简直碉堡了。不过现场的教练似乎对我的一身名牌熟视无睹,他随手递了一个密码锁给我,并且只说了三个字——换衣服。

原来,在这家健身是需要穿着规定服装的。看着衣服上大写的M,大嘴哥一脸疑惑:

“这么小的号码我能穿进去吗?我平时都穿XXL的?”

“没问题,我们这些衣服都是紧身的……紧身的……紧身的”

于是乎,正如你看到的,我被包裹得像是粽子一样。“还是黑色好,真瘦呀”,我默默的安慰自己。

穿上服装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需要搭配各种传感器和适配器。这不,健身中心的张教练正在为我准备各种部位的设备。作为传感器载体,这些装备应用的第一步就是要喷水,以增加灵敏度。一想到背着这么重的装备运动,我就对健身的效果颇有信心。

说实话,在穿上这身装备之后,我觉得自己帅呆了,特别有大吼一声的冲动:取我的丈八蛇矛来……

三、

好不容易穿戴上各种装备,我被引领到了设备前,进行最初的准备动作。屈膝、收腹、挺腰、抬头……有过健身经验的朋友都知道,这是所有基本动作的核心。

经过了最初的准备阶段,我开始跟随着系统提示进行有节奏的肌肉练习,比如深蹲、卷腹、飞鸟等等。不过与之前训练不同的是,这些项目不需要负重,而是通过电流刺激肌肉实现阻力训练,官方说法是“模拟大脑电信号使用低频电脉冲来激发肌肉收缩”。

你甚至可以感觉到电流通过肌肉时那种麻麻的震颤感觉,能够同时对胳膊、大腿、前胸、后背、臀部、腹部等多个位置进行刺激,这也就是7Plus所宣传的“90%全身肌肉训练”。

许多人认为出汗多的运动效果就好,要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个运动的效果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事实上仅仅是几分钟的时间,我就已经汗如雨下了,这对于经常健身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或许这衣服真是太紧了吧”,我想。

另外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呼吸。有点健身基础的人虽然在动作上能做得标准一些,但却很难控制呼吸,原因很简单——节奏跟不上。

如何在无氧运动的节奏中保持有氧运动的呼吸,这是个大问题。

四、

可惜的是,我刚刚体验了10多分钟,就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长达半个小时的电话,以至于我不得不选择放弃了后续的体验。其实我特别期待后面是否有腿部运动的环节,我很想知道不穿鞋的时候如何进行相关动作。

简单换回原来的衣服,谢绝了张教练冲凉的好意,我和三拙阿姨走出了健身房。

“怎么样?感觉如何?”

“怎么说呢?你知道有种叫做甩脂机的东西吗?”

“嗯嗯,听说过。那你觉得有效果吗?”

“……你猜?”

说实话,以我学院派的健身知识来看,这东西的效果有限。虽然大汗淋漓,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心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没有气喘吁吁的感觉。

至于官方说的“20分钟的EMS训练相当于3小时的传统健身训练”效果,我阴差阳错没有坚持到最后,因此也不好做评价。不过传统健身方式每次训练都只能针对1-2块肌肉,以便它们有时间进行恢复。我从没见过一次训练就能搞定全身肌肉的,别说我这种水平,就算是阿诺州长或者巨石强森也没戏。

当然了,最后还是要说说大家都关心的价格。在私教1对1指导下,每堂课包括20分钟的训练和10分钟的拉伸,单次售价为元。“办卡可能会便宜一点,元14次”,张教练说。

要说金融街这地方多得是商业精英,每天中午花1小时的时间来做做运动、消化消化,似乎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即便在我住的大卢沟桥城乡结合部,我每次健身还要花块钱,而且被教练折磨得死去活来。

怎么说人家也是高科技健身,对不?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120741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yd/916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