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站立工作者容易患的疾病,那么接下来,我们讲长时站立,可通过健身跑、打球,田径等活动来锻炼心血管和运动器官机能。也可做健美操、器械操来增强手臂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以消除下肢淤血,当然亦可偷偷懒,按按摩,放松肌肉等。对于长时运动的职业人士,易积劳成疾,损伤视力、心血管病等,那么这类人群着重参与游泳、弹跳、足球、静坐等活动来锻炼自己身体为好。
可见,体育跟我们每个人的行业、职业特点有密切关系。
学校体育由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四种形式组成,其中体育课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
体育课教学的任务,首先是全面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是通过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喜爱体育、懂得体育,具有参与体育的能力。掌握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健康养生、安全从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再次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社会责任感,勇敢进取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和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养成。
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后体育锻炼等形式。它与体育课教学紧密联系,课内外有机结合。
早操,也称作早锻炼。它是在清晨起床后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主要内容包括跑步、做操、跳绳、武术、气功等。通过早锻炼,可以驱除大脑皮质因睡眠而形成的抑制,振奋精神情绪,愉快地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工作生活。同时,在清新的空气中经常早锻炼,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等。
课间操,也称课间活动或工间活动。是在上午课间或工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如做操、游戏、舞蹈、跳绳、武术等。能获得积极性休息,以消除在上课或上班所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的学习或工作。
课后体育锻炼,内容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下午两节课后或工作后进行。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它能消除一天学习或工作后的疲劳,进行积极性休息,娱乐身心,促进健康;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运动能力;扩大交往,形成良好的思想和作风。
课余或工作余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对启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运动竞技水平,丰富生活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