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农村老人说夏至有3怕,怕什

时间:2024/12/31 11:17:04 来源:阴天 作者:佚名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北京时间年6月21日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节气是我国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正午时分太阳光线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太阳的影子最短。

夏至过后太阳光线逐渐南移,因此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会慢慢缩短,因此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说的就是夏至新麦已经收获,夏至这天有吃面尝新的习俗,而这天过后农村妇女在做针线活时,每一天天黑前都要比前一天少用一段线,说明天黑得越来越早。

老话说“夏至不过不热”,夏至时节南半球正值隆冬,而北半球夏至是“盛夏”的开始,夏至后天气还将一天比一天热。夏至后天气热主要有三大原因:

原因一: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朗少云,阳光照射强烈,地温升温快。

原因二:夏至后虽然白昼时间在慢慢缩短,但是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依然远远大于地面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因此夏至后地面的热量还将不断累积,到了“三伏天”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大。

原因三:夏至后主要刮来自海面上的东南风,东南风温暖潮湿,因此夏至后的气候特征是气温高、湿度大,潮湿的空气比干空气比热容大,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天气就会更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民间老人都说“夏至节气有3怕”,如果出现一个那么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3怕”分别指什么?

一、怕无雨

老话说“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说的就是夏至的雨非常宝贵,夏至下雨是好事。

夏至时节春玉米正处于拔节期,早稻即将抽穗扬花,而夏播工作已接近扫尾,此时下雨非常有利于春播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于夏播作物出苗,因此夏至下雨非常有利于粮食丰收。

农谚还说“夏至无雨三伏热”,说的就是夏至如果不下雨,那么三伏期间的天气就会异常炎热,很可能发生“伏旱”,而三伏期间作物正处于灌浆乳熟期,一旦发生伏旱就会导致作物严重减产。

有句农谚叫“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坨”,说的就是如果夏至下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水就会比较多,“一天要落七八坨”说明以雷阵雨为主。还有句农谚叫“六月连阴吃饱饭”,农历六月作物处于快速生长期,雨水充足有利于粮食丰收,而夏至下雨预示着接下来阴雨水多,农历六月会以阴天为主,因此夏至是好兆头。

夏至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很多人可能认为是迷信,但是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二、怕刮北风

有句老话叫“夏至刮北风,旱断青苗根”,北风是指从大陆内部刮来的风,这种风往往会比较干燥,如果夏至刮了北风,那么很可能就会引发旱灾。

“旱断青苗根”,指的就是播种后刚出土的幼苗会因成片干旱而死亡,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会引起庄稼严重减产,因此夏至宜雨不宜晴。

三、怕寒气入侵

前面两怕是对农作物而言,而第3怕是对人体而言。我们都知道夏至有三候,而第三候就是“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植物,说明夏至后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开始增长。

“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夏至虽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但是阴气已经开始生长,这种快速的变化过程会导致人显得极其脆弱,因此这一天一定要防止“寒气入侵”,因此我们在饮食上可以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有利于除燥祛湿。

此外在夏至日这天,忌讳身体受热后快速冷却,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冲冷水澡,也不要大量吃冷饮,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温馨提示:“过了夏至节,锄头不停歇”,夏至后农作物生长速度很快,杂草的生长速度也很快,杂草不仅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阳光,而且还容易导致病虫害滋生,因此夏至后抓紧中耕除草是有效的增产手段。

总结,夏至怕无雨、怕刮北风、怕寒气入侵,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所得,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的气候差异大,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但愿年风调雨顺!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如果你对种植感兴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yy.net/jswq/1388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