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健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养生治病的效果,也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太极拳锻炼,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标的锻炼方法。其作用机理是复杂而又全面的。主要通过加强人体自我调节机能,提高免疫机能和防御能力。古人认为太极拳是锻炼人体的正气(凡是守在自己的经脉上,守时守位的叫正气,凡是跑在别的经脉上呆着,管闲事,越俎代庖就叫邪气。)通过练功,可使精充,气足,神旺。正气充足自然可以祛邪防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练太极拳可使阴阳调和,气血流畅,它通过不断加强正气,不但促进病残机体的康复,而且能使健康机体强壮长寿。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普遍反映饮食和睡眠改善,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病痛逐渐消失。通过自我锻炼,调节和控制内脏机能活动,从而改善了全身机能状态和新陈代谢过程,达到康复的目的。
太极拳以《易经》的阴阳学说做为理论基础,以《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做为医学基础,以道家《黄庭经》导引,吐纳作为内功基础。所以太极拳运动自始至终贯穿着阴阳,动静,虚实,开合,等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对待关系。要求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紧密结合,达到内外合一,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强身治病的方法。
人在繁忙事物中,思考不息,就会有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胃口不开,饮食无味,办事无所事从的感觉。这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各脏器的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得不到抑制,耗氧量过大,平衡失调,导致神经疲劳阳盛阴衰之故,故练太极拳能解除这一现象。练拳一开始,就要求把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松静下来,各脏器的交感神经均得到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引起兴奋,称之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分阴阳动静。太极起势以意引导缓缓运行,动势为阳。这是大脑中枢神经及各脏器的交感神经逐渐兴奋,而副交感神经逐渐抑制,动作到位,阳尽阴生,两手徐徐带回,大脑中枢神经,交感神经逐渐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逐渐兴奋。依此循环往复地练习,使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各脏器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得以良好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在练习时,虽然大脑中枢神经有所兴奋,但它的兴奋是集中在很小范围内的,氧气消耗极小。因而恢复人体的疲劳,调节人体抵抗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练太极拳时,其动态是“一动全动,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它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全身各部的肌肉群和肌纤维都参加活动,使肌肉柔韧而富有弹性,增强了收缩能力。由于肌肉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又由于太极拳的立身动作,要求中正不偏,使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良好的变化,骨质变坚固,提高了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机理,使其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断地做螺旋式弧形动作,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它对人的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有保健和治疗的功效。近些年随着太极拳习练者的日益增加,研究太极拳健身作用的功能者也很多,其中不乏专业医学工作者,也写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好文章,有兴趣者不妨广州白癜风医院治疗皮肤病的医院哪家好